《那先比丘經》釋123─日用尋常的覺知

◎釋悟因

做自己的主人,是個怎樣的意境呢?這是可以自我檢查的。例如我們平時說話、做事,話說錯了、事做錯了,自己就能覺知到:當下回溯知道錯在哪裡、怎麼調整、怎樣處置較為穩妥……這些覺知不過是當下一念轉動之間完成,這樣的覺知相當可貴,比什麼都重要。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兩種眾生的心態是截然不同。菩薩有心修行,每於事情的開端就處處謹小慎微;而凡夫則是畏懼結果,不是怕講錯話有損心性,而是害怕被對方報復。

兩相對照,菩薩的心境是何等的磊落坦蕩,他不怕說錯話、做錯事,畢竟如果已然盡心盡力,知道自己不對,就坦然接受這樣的事實,前面的路還很長,不斷修訂矯正,這是菩薩大智大行的表現。

往小處的來說,菩薩也是最不喜歡惹麻煩的人,惹誰的麻煩?惹自己的麻煩,因為他知道,很多事情最後都有絲絲縷縷的因果回到自己的身上。

禪宗祖師明白個中道理,說話做事就是爽朗直接。當有人前去請法,往往就只是簡短的一句:「喝茶去」「喫飯去」,喝茶、喫飯、走路都是修行,這是動中的禪修。禪修怎麼修?在靜中打坐可以坐得安穩,更需要在日用尋常中時時觀照、磨鍊心性。不是在說走路應當怎麼走、走大步或者小步,不如說,我這一步、下一步,每一步都是清清楚楚的。

佛教的理論很多,四諦、十二因緣、蘊觀、處觀、界觀、中道緣起……猶如汪洋大海,稍涉獵一二,往往就不知身在何處,如今,《那先比丘經》提綱挈領綜歸一句:「本」哪裡?這句提問,學人可時時提在心頭,作為修行指引。

「本」哪裡?「本」,就在你的覺知,而且是作意的覺知。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5_01-16:44-18:55。

《那先比丘經》釋122─怎樣做自己的主人

◎釋悟因

管理六種感官,不是天生就具有的能力,而是需要用心、持續地學習。

有的人與人溝通,當說錯話被對方瞪眼,往往自我辯解:「哎!我說話就是沒經過大腦。」確實,這是個人沒有好好管理自己的大腦。

什麼是修行?身口意三業的管理就是修行。以口業來說,什麼可以說、什麼不可以說;什麼需要說、什麼不需要說,長篇大論或者點到為止,這裡面就隱含著智慧的修練。智慧在哪裡?就在合宜的說話裡。

以世俗的語言來說,說話是一種藝術,合時合宜的說話技巧的確需要經過訓練、琢磨。

管理六種感官,也才能好好地做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以另一種方式來說,不能好好管理六種感官,容易受人管控、操控,像一個提線木偶,然而事實上,並不是有一個什麼事物來管控我們,是我們把操控權交到別人的手裡。

想做自己的主人,管控權就在自己的手上,關鍵在哪裡?就在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上面,這些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心」在哪裡?心的意向就透過身語意、從六種感官表現出來,揚眉豎目、怒目含笑、一言一語,無一不是我們「心」的現行。

有的人在這裡可能敏感到另一個問題:如果一切隨心,豈不是容易受到宿命的擺佈?事實上管控我們命運的不是宿命;詳實來說,宿命的運轉更多的是來自我們自己的習性、習氣。習性、習氣彷彿有一種引力,拉扯著我們不由自主地往某個方向轉動。

所以,做自己的主人,要使得身語意行為向善向上,最主要的還是要透視自己某些行為的慣性,管理六種感官,有時也要逆流而上,不使它們隨著習性飄盪。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5_01-15:00-16:44。

《那先比丘經》釋121─覺知的重要通道:管理六種感官

◎釋悟因

心在哪裡?我也想問大家「你們的心在哪裡?」

心在外面嗎?楞嚴經舉了一個例子來否定這個看法,叫「玻璃籠眼」。「玻璃」古時候就有,就像現代人戴眼鏡,近視或老花眼的人看東西看不清楚,戴上相應度數的眼鏡就看得清楚了,這叫「玻璃籠眼」,所以心是在眼鏡上嗎?當然不是。因為會看的是眼睛。

但是,眼睛也是工具哦,就像眼鏡一樣,舉個例子來說,有時候你可能會看到一個奇怪的現像,就是某些人盯著人看,而他的眼睛看起來木然,那表示他當下並沒有看到什麼,他沒有用心在看,能看的是「眼識」,不是眼睛。

眼睛只是工具,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當一個人去世了,眼睛好好的躺在那裡、瞳孔散開,有眼睛卻什麼都看不到了。

然而,如果眼球壞掉,或者沒有全盲,只是視網膜破損或白內障之類的,人的知覺並沒有減少。

人能視物,是我們的知覺器官開了一個孔道,就像楞嚴經所舉的例子,「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人坐在屋內透過戶牖的通道就能看到窗外的世界。同理,要聽聲音,人所開的孔道是耳朵,專注傾聽就能聽到聲音。

六種感官: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意識等,都是知覺器官的通道。所以佛經告訴我們,要善用這些感官,並且要好好的管理這六種知覺器官。

怎麼管理呢?它們不是想當然爾的就能夠成為很好的工具;就像世間一般的工具,你希望它巧妙能用,工具必需要好好的打磨,並琢磨使用的技巧。

如果不能管理我們這六種感官,六種感官容易隨緣而走,耗費在不必要的事物上,這樣不但耗損精力也浪費時間。

佛經教導我們「收攝六根」,就是眼睛收起來、耳朵收起來,舌根收起來,六根平時處在收攝的狀態,而在需要使用時,就專注敏銳的去處理,這樣運用六根才能事半功倍、收效倍增。

簡而言之,管理六種感官的方法,主要就是收攝、作意、正念正知,這才叫「用功」、「用心」。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5_01-10:51-15:00。

《那先比丘經》釋120─徵心,心在何處?

◎釋悟因

在禪門中,你去參學、參見禪師,禪師說「喝茶去」,不是要你去喝茶,而是要你此刻返觀當下自己有沒有覺知。

「吃飯去」、「喝茶去」,都是動作性的語言,你的行動都是靈靈覺覺的,如果禪師問你「吃飯了沒有?」,你的回答若稍遲疑會立馬讓禪師洞穿你的修為。

「身中命」能讓你眼見顏色、耳聽聲音。如果耳朵聾掉了,是器官發生故障,但是對他的覺知不會有影響。

那先比丘問彌蘭王:「今我與王其於殿上四面有窓,自在欲從何窓者,寧能見不?」 坐在室內,四面的窗戶都打開,你能見到窗外嗎?彌蘭王回答「得見」,可以看見。那先又問:「「設令人命在身中,自在欲從何孔視?耳能以眼視色(否)?」要看顏色是從哪個孔道來看?用耳朵可以看見顏色嗎?不可能。

「不能用耳視色」,同樣的,「不能用鼻視色、不能用口視色、不能用身視色、不能用意視色。」這些器官各有不同的功能,相互之間好像有屏障隔開。所以你能「覺知」的,是眼睛「知」還是耳朵「知」?

在看、在聽、在嘗的或者觸感,都只是一部分功能,你的心還是靈靈覺覺的。《那先比丘經》這裡的一大段經文,正是《楞嚴經》所說的「七處徵心」。

佛陀為何講「七處徵心」?其緣起是在某一年結夏安居,在解夏的時候波斯匿王請佛陀與大眾師到宮中應供,阿難受別請外出辦事,這天阿難托空缽而回,路遇摩登伽女,摩登伽女平時就喜愛阿難,見阿難獨自一人心中大喜,就邀請阿難到家中供養,阿難就跟著去到摩登伽女的家,摩登伽女妖嬈媚惑,阿難突然驚覺不對勁,自己平時不是這樣托缽的,心中有點後悔就開始憶念佛陀,此時剛好與佛陀相應,佛陀就唸誦楞嚴咒,讓文殊菩薩持此咒去摩登伽女的家,阿難一時清醒過來,跟著文殊菩薩回到佛前。阿難見到佛陀,一陣悲傷痛哭不已,不知今日為何迷失至此?這是整部《楞嚴經》的發起因緣。

阿難作為啟教因緣,跪在佛前哽咽地說:自己一向自恃多聞、未全道力,就請求佛陀教導他成就菩提的「奢摩他、三摩禪那」,也就是如何將此「心」修練到楞嚴大定、如如不動。

修錬「心」的定功,當然要知道「心」在哪裡?於是佛陀詢問阿難心在哪裡?心在身體的裡面嗎?心在身體的外面嗎?在身與心的中間嗎?或者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佛陀以「七處」詢問阿難,這就是「七處徵心」。

你知道你的「心」在哪裡嗎?

※「四面有窓,寧能見不?」(CBETA, T32, no. 1670B, p. 712, c3-4) 窓,即今之「窗」。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5_01-03:12-10:51。

《那先比丘經》釋119─神祕的理論,生命裡的「能」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所講的,世間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但這樣的理論與我們平時的思惟大相逕庭。我們認為生命最神祕存在的主體──「靈魂」,好像一成不變,可以搬過來搬過去,但佛教不是這樣的主張,佛教認為沒有靈魂的存在。

話說回來,佛教主張你沒有一個靈魂,但又肯定的說你有你的「能」存在。你身上發出的「能」,可以依照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狀況一直不斷地運作著。

「能」不是一成不變地存在,力用卻是一直在發揮著,這是生命的動能。

生命的存在就是這樣,能知、能覺、能動,然而,這不意味著這背後的存在是一個不變的主體。這是佛教所講最神祕的理論─「無我」,世間沒有一成不變的,也沒有一個靈魂的主體,但你知道它的力用是存在的。

「人身中命能用眼視色否?」這是彌蘭王的問那先比丘的。如果不要把身中命說為是一成不變的靈魂,這身中命用眼睛可以辨識顏色嗎?可以。大家都可以確認無疑。同樣的「用耳聽音聲,用鼻聞香,用舌知味,用身知細滑,用意有所知」,所有六根依其根的作用,在與相應的境界接觸時,就能覺知所觸的境界。

所以有人參禪修道去問禪師:「我想要成佛,要在哪裡修成正果?」禪師就說「請喝茶」。不是喝茶可以修成正果,而是你在喝茶的時候你知道喝茶的覺受。喝茶的感覺你是知道的。

這種「覺知」無時不在,是生命裡重要的潛質,也就是一種「能」。

你能覺知感受當下,你的生命就在當下。

生命裡的「能」,我們隨時可以萃取,請閉上眼睛做三個深呼,你可以在當下覺知很多,依個人覺知能力的深淺廣狹,而有三種境界:如兔、馬、象三獸渡河,由於個體的承載、修鍊的不同,「能」的力用、境界也深淺不同。

請常常觀自己的呼吸。出門時做一下深呼吸,涉取一下生命裡的「能」,然後歡歡喜喜的出門。修習多修習,覺知會愈來愈敏,覺知的內涵也會愈來愈深廣。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4_01-18:50-21:31、05_01-03:12。

《那先比丘經》釋118─人在哪裡,彌蘭王的考驗

◎釋悟因

上一單元說到使用光電,這是人類文明的演進,也是科技帶給我們的方便,現在光電科技這麼普遍,在大太陽底下工作就成了吃力的勞動。

早年我還小的時候,燈泡用電是電力公司控制,晚上幾點電才送來,天一亮電力公司又把電收回。家裡也沒有多設燈泡,一個燈泡移來移去,隨著使用空間挪移,燈泡上還蓋著「帽子」。這樣的景觀現在已經看不見了,電力公司給每家用戶設置電錶(Electricity meter),用多少電由使用者付費。

下面的議題:「人在哪裡」。這不是世俗諦的命題,是第一義諦的設問。

《那先比丘經》在那先提到鑽火燧、陽燧鉤,進而結論:「天下無有自然生物,皆有所因。」世間萬物都是因緣和合,沒有任何實質存在的事物。彌蘭王接著就問「世間人寧為有人無?」世間的人難道不就是真實存在,而被稱為「人」的嗎?

那先回答得很甘脆:「世間不能審有人也,適當呼誰為人?」1那先肯定的說:「世間不能說有『人』的存在。」並問彌蘭王:「王要稱呼誰是『人』?

被那先一問,彌蘭王很是驚訝地說:「『身中命』即為人不?」「身中命」之中的「命」指的是神識、靈魂。「靈魂不就是人嗎?」

一般人活著也就活著,工作、讀書、運動、呼吸,哪管靈魂這抽象的問題。彌蘭王不愧是當時陸地的超強者,精神力量也是相當強大,他從物質界推理到人界:既然物質世界都是因緣和合,難道「人」本身也是因緣和合,不是一成不變的?那先竟然肯定地說:跟鑽火燧、陽燧鉤一樣,「人」也不是實質的存在。

彌蘭王理智地告訴自己並回答那先:「人」不是有靈魂的存在嗎?

那先也是步步緊逼:「如果靈魂是『人』,你說靈魂是一成不變的,那麼靈魂在哪裡?你能指出來嗎?」

這下可超出彌蘭王的想像,彌蘭王的思惟被大大地撞擊了。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4_01-16:36-18:54。
1(CBETA, T32, no. 1670B, p. 712, b27-28)

《那先比丘經》釋117─「光線」使用的變遷

◎釋悟因

「火」的使用是人類科技發展和文化演化的轉捩點,而「電」的使用更是人類歷史的革命。

在《那先比丘經》有「鑽木取火」的例子,「如鑽火燧,無兩木、無人鑽者,寧能得火不?」鑽木取火時需要什麼修件呢?二根木頭,並且要有人把它們相互摩擦,摩擦生熱就會產生火花。「燃點」是現代的常識,也這是古人取火的智慧。

古代也有另一種生火的方法,叫「陽燧鉤」,就是在大太陽底下,用一面鏡子讓陽光聚合,鏡子下方再放一些容易引火的木屑或布屑,它就會引火燃燒。

「陽燧鉤」取火的條件,太陽、鏡子、木屑或布屑的聚合。

那先比丘又問彌蘭陀王:「若人無鏡無明,人欲自照,寧能自見其形不?」一個人想要從鏡子看自己的影像,如果沒有鏡子、光線,能看得到自己的形象嗎?不能,這是在說因緣。

「無明」,沒有光線。人的眼睛要能夠看見事物,最重要的條件是光線。

攝影最重要的也在光線,陽光下拍攝,影像璀燦;室內拍攝,燈光調適得宜也會有佳作。人類使用「光線」,在發現、使用「電」之後又有了長足的發展。

如果你插一盆花,最好有光線照射,它才能被看到,也才能看到它的燦爛;廣告設計也一樣,畫面上你最想讓人注視的地方,就把光線放在那兒,那兒就成為吸引人的焦點。

我們寺裡的法師有時插了一盆花放在陰暗的地方,我說這給誰看啊?就把盆花移到有陽光的地方,那位法師說:「師父!這樣花很容易枯萎耶!」我說:「這花是要被看到比較重要,還是放在牆角讓它維持多天比較重要?」

其實,這是個人的抉擇。

每個人抉擇一件事情都有他個人的立場、態度和想法。人活著要是窩在牆角可能活得比較久,可這輩子的生命也就交待在那兒了。

古人為什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為日出日落,人們工作得利用陽光。

現在人們使用的光線是什麼?日光燈。晚上你叫他去睡覺,很難。日光燈一天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光線這麼好,他就一直玩手機。所以學生宿舍要管理學生早睡早起,宿舍的教官或老師都很辛苦。

這是整個世界的改變。

環境裡「光線」使用的改變,根本性的變革了人類的發展。

迎向朝陽、接受陽光,讓身體的器官動起來、讓六根靈活起來,這是人類生命古老的智慧。人類歷史的變革從來只是向前發展,能夠回到從前嗎?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4_01-11:14-16:14。

《那先比丘經》釋116─因緣和合,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釋悟因

「那先言譬如窯家作器取土水和以為泥燒作雜器物其泥不能自成為器。會當須人工有薪火乃成為器耳。」*

窯家所作的器物,大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用品,例如碗、盤、瓶子等,吃飯、喝水乃至當作欣賞用的器皿,都是窯家取用隨手可得的材料例如泥土,去設計製作的;製作過程,除了泥土的基礎材料,還需要「取土和水」、「人工薪火」等工序,其中水與火是不可或缺,光是只有泥土是不可能成為器皿的。

接著,那先又舉一個例子問彌蘭陀王:「譬如箜篌無絃無柱無人鼓者,寧能作聲不?」箜篌,古時候的樂器,器上有弦、共鳴箱,如果沒有這些設備,也沒有樂曲、沒有人彈奏,箜篌本身會發出聲音嗎?不會。這就是因緣和合,箜篌等樂器要使它發出聲音,也是需要因緣和合的。

現在科技更厲害了,彈奏一曲之後,想要一直聽下去,就運用科技,把聲音收錄到光碟,或者轉成數位上傳的網路,就可以一直聽一直聽。不用人一直彈奏。一遍一遍的彈,人也會累啊。

聲音從哪裡發出來,就在這樣因緣和合的條件具足之下發了出來。乃至我現在說話你們在聽,是我事先組織我的思想,然後考慮用什麼方式表達,讓你們可以聽得懂,這是更為精密的因緣和合。

人,活在這世間,與人溝通、交往,乃至創業、成家,每一件每一椿,絕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完成,都必需是聚合眾緣才得以成就。

我們是多麼希望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但是達成這個願望要下多少心血呢?過程中如果碰上不得意、沒有成就,不要太難過,不是每件事都可以讓你順風順水,問題在哪裡把它看明白了,調整一下,事情就得以改善。

祝福大家,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4_01-07:55-11:14。
*窯家作器喻,見那先比丘經,CBETA大正藏32冊,P712, b8-10。

《那先比丘經》釋115─因緣法中的重要因緣:創造力與實踐力

◎釋悟因

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法所成,從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變化就能明白,世間的因緣變化。

你知道「現在」,現在是你正在經歷或是當前耳聞的;你可能知道「過去」,從經驗、歷史、口傳,可以略知過去是什麼樣子;然而「未來」,你無從預知。

你知道你兒女的身體、相貌將來長什麼樣子?未來他會從事什麼行業?事實上,其中因緣變化很多,難以預料。

社會發展更是因緣法,三十年前我們做夢都難以預料,現在台灣很多人搭捷運都是在滑手機,這是當前整個社會的景觀。未來,還會再改變,也許滑手機的畫面會消失,變成另一種畫面。

而這些因緣變化,都是由人們創造出來的。

世間以人為本,由於人在世間的需求,以馬斯洛五種需求中的「自我實現」為例,人們腦海中具有無限的想像,尤其超現實的想像,加上堅強的毅力,就竭盡所能的去創造、試驗,把心中的圖案給實現出來。

創造力與實踐力結合,實現生命顛峰裡的傑作,一旦有人創造出史無前例的作品,人們就蜂擁到那個方向去設計運用、使用,社會景象從此就改觀了。這就是社會變遷的因緣法。

說真的,在說這些因緣法的時候,我深深覺得生命要活得夠長、夠久,才能夠深刻體悟、見證這一系列的社會變遷。

我第一次到日本去,那時大約是民國七十二年左右,我第一個就想到要安排行程到「秋葉原」買幾部傳真機,有什麼訊息就寫在A4大小的紙張透過傳真機傳給對方,那時是電話之外最便捷的通訊方式。

沒想到過了幾年電腦問世,傳真機就擱在一邊,法師們就跟我報告:「師父!傳真機可以收了吧?」傳真機就自然而然的報銷了。

人類的歷史世代更迭,科技產品的命運更是更替不休。未來的社會是長什麼樣子?拭目以待囉!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4_01-06:30-07:55。

《那先比丘經》釋114─建築設計師的「功夫」

◎釋悟因

王復問那先言:「世間寧有自然生物耶?」,那先言:「無有自然生物,皆當有所因」。

那先因此反問彌蘭王:「今王所坐殿,有人功夫作之耶?自然生乎?」那先舉了三個例子,其中第一個例子是關於建築,世間的各種建築是有人去建造?還是自然而然就長出來呢?

當然,大家都知道各位目前所處的印儀學苑,是有人建造出來的,不是它自己長出來的。而且,這一棟和那一棟建築,每一棟建築的工法、建材、風格各不相同,是設計師設計蓋成的?還是主人希望它蓋成這個樣子?

又、主人為什麼蓋成這個樣子?是主人那時有他當時的想法。

所以,從事建築設計要很有耐心。

當時,我建設紫竹林精舍的時候,我想要洽詢臺灣有名的、頂流的設計師,這是我畢生建造的第一棟建築,而且佛寺寶殿一磚一瓦都是捐款人的心血。我兢兢業業的相中一位名設計師,他設計的台灣某棟博物館我非常喜歡,就去找他。

那位設計師答應得很乾脆:「可以,我來幫你蓋。」當時我一聽很高興。

接下來設計師又說,「我們約法三章。」簽約,需要的。什麼約定呢?
第一、設計師需要先了解,業主有多少預算?~預算,這是自然。
第二、由設計師完成設計,業主喜歡就好。~這,讓我有些為難。
第三,從設計到完成建築,由設計師包案,業主不必常到工地巡視。

設計師似乎為業主設想,可,業主怎麼知道這設計完成是蓋成什麼樣?就這樣,我與這位設計師就見一次面,下次就無緣再見了。

業主與設計師的關係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的。

我內心明白,身為業主想要蓋怎樣的建築,自己會有藍圖,不過,有時候藍圖還沒有成形,甚至可能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當時建設紫竹林精舍是在民國七十六年動土,之前的整整年餘,我與設計師三天兩頭見面,設計師草圖畫了一張又一張,想方設法的將我說東說西的影像勾繪藍圖,說真的他們當時要賺這筆錢,真的要比業主更有耐心。

現在數位科技發達了,設計師可以運用3D科技模擬業主所說的各種拼湊組合,直到業主滿意。這是設計師的「專業」。

王言:「人功作之,材椽出於樹木,垣牆泥土出於地。」

建築最重要的在人之「功」作之。設計師的「功夫」就在這裡,完成業主勾繪設計的藍圖。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4_01-01:1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