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3──何為那先

《那先比丘經》釋3──何為那先
◎釋悟因

彌蘭陀王和王臣沾彌利望群,二個人都問那先比丘同樣的問題:「何為那先?」(原文:「何所為那先者?」)。
「何為那先?」,意思是「什麼是那先?」
2-21-300
其實,一開始是國王先問那先:
頭是那先嗎?
耳朵、鼻子、嘴巴是那先嗎?
頸子、肩膀、臂膀、手、腳是那先嗎?…

這是用人的身體來問問題。
那先比丘怎麼回答呢?
不,頭不是那先。
耳朵、鼻子、嘴不是那先。
頸子、肩膀、臂膀、手、腳不是那先……

從身體的器官、組織,乃至問:
身體的膚色是那先嗎?苦樂、善惡、聲響、喘息是那先嗎?
那先一概回答不是。
膚色不是那先。苦樂不是那先……喘息不是那先。

國王問不出所以然,乾脆質問那先:「好吧,那你說『何所為那先者』?」
這時,那先反問國王:「請國王看看『車』這個東西,何所為車者?」
車軸是車嗎?
輞是車嗎?
輻是車嗎?
國王回答:車軸不是車。輞不是車。輻不是車……
最後,那先再反問國王:「何所為車者?」國王便默然不語了。

很顯然,「何所為車者」和「何為那先」,都不是表面容易解答的問題。

可是,國王和王大臣都在問這問題。一般的人也在問這問題。
同樣的,現代的心理學和禪宗也在問這樣的問題:「我是誰?」
誰代表了這個「我」?
禪宗最常問的話頭:吃飯、睡覺、唸佛的是誰?可以參透,就是開悟的人。
我們要豁破執著,也是從這裡起疑。「我是誰?」
《那先比丘經》,整部經的主題都是繞著這個問題。熟讀這部經,不是重在何為眼,而是眼在哪裡?和你有什麼關係?喜怒哀樂,各種感受在哪?如果有人問你的名字,如何回答?
開啟佛法的金鑰,就在自己的身上,永遠回到自己身上去探個答案!

《那先比丘經》釋2──經文段落

《那先比丘經》釋2──經文段落
◎釋悟因

2-21-300 本經有二個版本:一是《那先比丘經》;一是《彌蘭王問經》。前者是從被問者的角度,後者是從問者來顯現,這是兩者間的差異。

 《彌蘭王問經》是南傳的版本,近代有郭哲彰漢譯,《那先比丘經》,是北傳的版本。我使用的是北傳的版本,經文在《大正藏》第32冊,1670B經,頁七O三~七一九。

 正釋經的部分,有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從經文開始到頁七O六上欄,第九行「……最為大快」,這一部分是序分。序分是在鋪陳,說明那先比丘的家世,修學歷程、成就,值得稱說的福德因緣等,之後才進入正宗分。

 頁七一八,下欄的「那先言:『夜已半,我欲去……』」以下就是流通分,而兩者中間的就是正宗分。

 閱讀經典,先作這樣的分段了解,然後再看內文,一段段地讀,一字字地理解。

 本經發生的地點,書上說在「舍竭國」,是兩人相遇的地方,也是論談發生的地方,那時的國王是希臘人,為亞歷山大的後裔,而這兩人間的問難,表示了東西方思想的不同。

 舍竭國是大夏國、大食國,在中亞地方,位於印度西北的邊境。

 頁七O五上欄,從此處開始,作者筆鋒轉向彌蘭陀王身上,說他出生在海邊,「我本生大秦國,國名阿荔散。」(注1)即是在阿荔散的海邊。文中不少說到地理位置,可以查查看,這是很有趣的。


注1:大正藏32冊,頁七一七下欄。

《那先比丘經》釋1──如何閱讀一部經

《那先比丘經》釋1──如何閱讀一部經
◎釋悟因

2-21-300這學期(96年上)要講《那先比丘經》。請大家學著如何看一部經。
一、首先,拿到一本經時可以有幾個入手的點:
 (一)先看有多少頁。
 (二)有幾個版本 (《那先比丘經》有兩個版本)。
 (三)這二個版本有何不同。
 (四)此經從何而出。
 (五)由誰譯出。
 再來則由經題入手。

二、看經的步驟
 古來大德說經有三個步驟:
 (一)解經題--那先比丘經
  1.經是何義?此為釋通題
  2.何為比丘?
  3.何為那先?
  4.何為那先比丘?
  5.何為那先比丘經?
 所以此經就是「以人名為經名」的經典。

(二)明譯人—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可以著意的點有:
  1.此經為何人所說?
  2.在何處說?
  3.說什麼內容?
  4.此經的體裁為何?
  5.這經是如何傳到我手上的?
  6.有幾個翻譯本?
  7.此經屬哪一派的主張?文中何處可以看到這個?

(三)正釋經
 其中才說序、正說和結說。

 「經」,是經題中的重要標記。何為「經」?符合佛教的法義和教理,稱之為「經」。

 這本經是那先比丘和國王的問答,出現於西元前二世紀後半,不是由佛金口所述,約佛滅後300多年產生,翻譯成漢文是在我國東晉(317~420AD),而此經發生的地點是在西北印度,大秦的舍竭城。

 這裡,值得留意的一點,經典在何處發生,經文中就會出現該地的語言、環境、關心的事項,因此這部經時常出現當時身邊的事物作譬喻。

 十二分經一是說經的體裁,一是說經的內容。《那先比丘經》在十二分經的運用,包括譬喻、問答、本事、諷頌,其中又以「論議」為最多。

 這部經出現的時間,是在部派佛教的初期,還沒有進入大乘佛教時期的作品。

 古文也許比較難讀,大家要多耐心來看中國字,少看注釋書,久了,自然也會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