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33──看見死亡令人愁

◎釋悟因

王復問:「何等為外六事令人愁者?」

那先言:「一者目所見死者,因自念身及萬物無常。其人自念言,我有是念,何以不得道,因外愁。」

上述這段經文,是在說我們的「憂受」。我們的感受,除了苦受、樂受之外,還有「憂受」,憂愁、憂傷、憂心。什麼事情會讓我們憂愁呢?

第一,看見死亡會讓我們感到憂傷。為什麼看到別人死亡會讓我們憂傷呢?

「因自念身及萬物無常」,通常看到死亡,不是近親、好友就是同事,本來三不五時都還碰面的,突然地聽到那人走了,「哎呀!真是無常啊!」這感歎所念及的大多是自己,想到自身也是在無常裡,自身無常、萬物也無常。

「其人自念言」,他心裡就起個念頭,「我有是念,何以不得道,因外愁。」這話是個人的反省。「何以不得道?」為什麼我不能得道呢?原來「我有是念」,我還掛念著我這色身啊!我修道而還沒有得道,不就和那個人一樣躺在那兒嗎?

古德常說,「看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看見別人死,我們內心生起的憂受,不是憐憫,也不是同情,而是我的心也熱起來了。「不是熱他人,是漸漸輪到我。」所以,這個心「熱如火」,眼看著就要輪到我了,是一種焦慮、焦急。

有時候,我們看到家裡有人去世,你心理會有一些慌亂,倒不是後事的處理困擾你,而是你參與了死亡這件事。你想到自己:「有一天,我也會他這樣,躺著不起。」

死亡,每一個人都一樣要面對。面臨死亡,你體驗到了無常,你感受到萬物和你自己的「無常」。於是你感受到「愁」,憂傷、惆悵。

面對死亡的這種愁,大家都一樣,沒有例外,是人們必需要接受的。有生必有死,這是世間必然的真理,必然要面對、無法逃避。

令人愁的外六事,這是第一種,看見死亡。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2_1之05:50-10:55。

《那先比丘經》釋32──捨受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

「內六事,令人不喜不愁。」不喜亦不愁是什麼呢?就是捨受,不是很強烈的苦或者是喜。

我們的覺受有三種,「苦受」、「樂受」、「捨受」。

不愁亦不喜,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呢?有時候看到別人發生一些事情,或者看報紙、電視,媒體報導一些很悲慘的事情,看了以後,還是會有感覺,但是沒有那麼強烈。

那先言,「一者目有所見亦不喜亦不愁。」看到了,但是出現的是捨受。為什麼是捨受呢?因為心中有事,這個就不能排第一位了。

就像連續劇,當男主角移情別戀,對女主角的態度就變淡了,因為他的心裡已經裝了另一個人,關注的重點已經轉移,不再在原來那個地方了。

再舉個例,當一個人專注的在用功,吃什麼就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的一門心思都專注在用功的地方。東西一直往嘴裡送,這是辣的,這是甜的,這個好吃不好吃等等還是能分辨,但是心思已經不在那兒。

所以,當一個人專注在修行,事實上,有時候就不會在這些吃、穿、聽什麼、做什麼等方面去用心。

一個死刑犯,在行刑前獄方會送給他最後一餐飯,有滷肉、滷蛋……好不好吃呀?誰知道!他那時還有沒有心情吃這餐飯?有的人就不吃了;有的人可能還會吃,但他想到下一刻就要進入另一個階段,他能好好地享受那一餐嗎?

「捨受」的意思是什麼?他的心在別處,不在當前觸對的境界,對當下的觸境沒什麼感覺了。

人的心如果有一個專注點,眼前的這些苦或樂,或者別人給他再怎麼重的、輕的施壓,這些對他而言,「不愁亦不喜」,都無所謂了。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2_1之00:02-05:26。

《那先比丘經》釋31──如何化解矛盾衝突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如果你看某人、某事心裡不太舒服,甚至你一想起那人、那事,就感覺不舒服,你不妨稍作停頓,向自我內在去探索,為什麼我對這個如此排斥?是我自己心裡的問題?還是因為他站在那裡礙了我?

小時候,我喜歡喝汽水,大熱天汽水往喉嚨一灌,咕嚕咕嚕很痛快。第一杯很舒服,第二杯……感覺不太對了,第三杯就有點折騰了。

這都在說明什麼?前後時間的不同,感受及看待事情就發生變異、剎那變化。有時你感覺時間不對,有時你感覺某些物件放錯位置。這就是「行」,無常變化。你敏感到這些變化,你就不舒服、不喜。

有一對夫妻很是恩愛。有一天,先生看著妻子美麗的頭髮,忍不住讚美她,「哦!你的秀髮真的好柔軟,好美哦!」他真的好欣賞她的頭髮。過了一會兒,妻子下廚房煮麵當點心,結果麵湯裡掉了一根頭髮,先生不禁皺眉說:「你髒死了。」

這在說明什麼?東西放錯位置了。物品錯置,給人的感覺就發生奇妙的變化。而且你自己心理很清楚,前後的差別讓你覺得這東西放在這裡,你是厭惡的。於是,對妻子秀髮的欣賞,一下子變成「你的衛生習慣怎這麼差!」

《那先比丘經》「何等為外六事,令人不喜。」彌蘭王問那先:哪六件身外之事會令人不喜?就是眼見、耳聞等這些事物,這些事物不是恆持不變,有時兩位居士說著說著就吵起來了。摩擦的起點就是感覺不對,直覺某些不一樣,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如果你想:女人貌美有秀髮讓先生撫摸,不下廚房不就得了?就可保任夫妻恩愛!可能嗎?在生活的世界裡,柴米油鹽醬醋茶,不可能迴避,有時還會期待彼此十項全能。

生活在世間,免不了與人發生矛盾衝突。如果用退縮消極的態度,人間會活不下去的。最好能積極地來看待,怎麼積極呢?

修行的祕訣就在這裡!在你的六根觸對六塵時,你生起歡喜心,你就去看看你喜歡的是什麼?你看到你不喜歡的,你有一種苦的感受,你也能明白用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1_1之14:15-最後。

《那先比丘經》釋30──解王安石詩「春風」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世間,很多事情是彼此對立、相互矛盾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立場不同,所處的環境、需求各不相同。

王安石有一首詩「春風」,正說明了世間的這種矛盾:

「春日春風有時好,春日春風有時惡;不得春風花不開,花開又被春風落。」

上二句:同樣是春日春風,有時是我喜歡的,有時是我厭惡的。

下二句:沒有春風花就不開;可是花兒開了,再美的花也經不起春風吹拂,很快就萎落在地上。

連「春風」都不見得討我們喜歡。

我昨天在香光山過夜,那風徐徐吹來真的很涼快。春夏之交,在香光山住宿晚上還要蓋棉被的。我就想,那雨下得還不夠大,如果多下一點點,香光山附近的石門水庫就有水進帳,而且山上的水也能夠儲存在香光山的水箱備用。當然,我是就香光山的需要來期待老天多下雨。

可我轉念一想,如果住在土石流附近的人們可不願老天多下雨,那樣住家就有危險啊!可見,老天也很難做到讓每一個人都滿意。

人的心情、感情複雜多樣,而且常常是彼此矛盾的。這就是世間!

你怎麼去看待世間?很多事情需要從一體兩面來看待。這才是世間的真實。這,是在說禪修的語言。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1_1之11:29-14:14。

《那先比丘經》釋29──你如何認識世界?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

經文:「舌得苦辛令人不喜」。什麼是「苦辛」的味道?

中藥裡某些藥物的「苦」就是「苦辛」的苦味。「辛」,辛辣、辣的意思。從品嘗食物而來的酸甜苦辣等六味之中二種,都是比較刺激味蕾的味道。

食物之中,「苦辛」的苦,除了某些中藥會讓人感覺很苦,某些食物也是苦的,例如苦瓜的苦。不過,苦瓜的苦有些人還是蠻喜歡的。

某些食物有特殊的苦味,不見得不好。據說苦瓜還有降血糖的功效。但是,這裡的「苦辛」,為什麼讓人不喜呢?人生來已經夠苦的了,為什麼還要吃這些「苦」味的東西?我小時候都是這樣跟我媽媽討價還價。

媽媽就說,為什麼這叫苦呢?熬好的中藥,特別的「香」耶!世間的母親們為女孩兒調理身體,一般都是熬的四物、十全大補。孩子們說「好苦」!做母親的總回答說:「這不是很香嗎?」這都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

經文:「身著麁堅令人不喜」。「麁」的東西是什麼?就像麻布,衣服的布質不是相當柔軟、輕細,而是比一般的布料粗糙,相對的堅硬。「堅」,硬梆梆的,撐著你的身體。這種「堅」,我最常舉的譬喻,就像小時候,媽媽洗被套或衣服,洗過後要用米漿漿過才拿去曬太陽,曬得整個布面硬挺硬挺的。漿過的衣服穿在身上,不是貼著身體,而是整個套在身上。

現在還有人穿這種漿過的衣服,或者蓋這種漿過的棉被嗎?太過麁堅,不柔軟貼身,不會令人歡喜的。現在的棉被、衣服,非常的柔軟,穿著貼身很舒服,冬天貼身穿著也才會保暖。身體穿戴的各式衣著,不管是穿的、戴的、拿的,或者是蓋的、坐的,有人覺得不好,有人覺得很好,好的不得了。這就叫做「感覺」。

像麻布是粗糙的,有些皮革在早期也是相當的粗糙,穿在腳上是磨得腳痛得不得了。現在的皮製品都經過一番整治,穿起來的感覺就不一樣了。衣著也是這樣。「令人不喜」,不如說,那些麁堅的衣著皮革布料,讓你的身體本身會排斥它,這都是從接觸外面的事物去說的。

經文:「六者心有所憎令人不喜。」「憎」,憎惡、厭惡。我心裡最討厭的是什麼?那六樣東西讓我覺得非常討厭、不喜歡,甚至會讓我一直想要排斥、逃離。這些都在說明一件事:人在看問題,看你所處的環境,或者看自己所使用的東西,常常是從自我的主觀感受出發。我們一向如此,從自我的主觀地去感知世界、認識世界。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1_1之07:40-11:29。

《那先比丘經》釋28──所謂「惡聲」「惡臭」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耳聞惡聲令人不喜」,不喜歡聽的,覺得很奇怪的聲音,偏偏會聽到。

其實,「惡聲」本身並不是什麼奇怪的聲音,是你自己不喜歡,在你耳朵裡聽來,心理感覺奇怪罷了。

有時候聽外面的聲音,心裡就納悶,怎麼這聲音出現在這裡呢?有時候是一段柔美的音樂,我們就是不喜歡;或者一個溫柔的女聲,你卻覺得她怎麼講這種話,心理不快樂。這也叫惡聲。與你不相應的聲音。

「鼻聞臭腥令人不喜」,「臭」,一種臭或腥的氣味。臭豆腐也叫臭,廁所的臭氣也是臭。「腥」,也叫做「腥羶」,葷腥的腥。例如魚腥的腥,或羊肉的腥。不過,喜歡吃魚或羊肉的人,聞那味可不叫它腥味,而說是香味。

其實,魚或腥的味只是氣味的一種,不叫做不好。如果從菜市場走過,有時候覺得很香,有時候就覺得,「哦!怎麼是這種味道!」令人不喜的味。

臭,有很多種臭,鼻子可以辨別各種氣味,有的讓人們歡喜,有的讓人們不喜歡。

有的人喜歡某些特殊的味道。「臭腥」,正說明了這種特別的、特殊的味道。既然是特別、特殊的味道,就不是人人都討喜,不喜歡的就排斥它了。

其實,每一種東西都有它的味道的。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1_1之05:41-07:35。

《那先比丘經》釋27──你在忙什麼?

◎釋悟因

「你在忙什麼?」如果有人問你這句話,大概你會回答最近發生的事,例如最近母親節,全家人團聚慶祝,或者最近公司交差的待辦事等等。

其實,在佛門問「你在忙什麼?」也是一句禪機語。你是否真的知道自己在忙什麼?平時,若不是常常反觀自照,所有可能的回答,大致就是最近在忙活的「活動」。

在《那先比丘經》裡,彌蘭王問那先很多問題,問「何等為外六事,令人不喜?」那先回答:「一者目見惡色令人不喜。二者耳聞惡聲令人不喜。三者鼻聞臭腥令人不喜。四者舌得苦辛令人不喜。五者身著麁堅令人不喜。六者心有所憎令人不喜。」

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觸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時,內心產生喜歡或不喜歡,接納或排斥等種種應對客塵的忙活。感受到逆境、順境,甚至還忙上加忙的對這些順逆境的感受,生起種種想法:怎偏偏讓我遇到這些倒楣事?我們的心就在這小小的時空裡轉啊轉的,讓自己很忙、很累。

你何時放下這些,把視野望向外面的世界或者遠方的天空?

什麼是「外」的呢?

目見惡色,「惡」這個字的意思,不是善惡的「惡」,而是我厭惡的、我不喜歡的。我們常常說冤家路窄,愈是不喜歡看到的人偏就會碰上。我就是不喜歡聽那種聲音,就偏偏碰上。世界真的很小、很窄。

常常說「苦海無邊」,用一個「海」字形容,範圍似乎很大,然而生命的「苦」只在六根和六境觸對的當下,無端捲起觸受愛取有的一團雪花。

「你在忙什麼?」看看它、了解它,想要超脫也就有個入手處了。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1_1之04:30-05:41。

《那先比丘經》釋26──外六事令人不喜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這一段文要講「外六事」「令人不喜」,令人不喜,令人無從喜悅。

為什麼無從喜悅呢?

前面有喜歡的不喜歡的,講的是「受」,我們的感覺、感情,引起情緒的。我們的五官,眼、耳、鼻、舌、身,加上心意、心情,這叫六根門。有時候我們一整天的心情,隨著我們根門所遇到任何情境,就隨時都在變化中。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人是活的。

舉例來說,六根門的「眼」,接受外境的「色」──包括大小、高低等不同的形狀,青黃赤白黑等各種顏色,同時隨著光線的明暗、遠近,內在的覺知就產生不同的攝取、變化。而且前一時跟後一時的所見,也常常不一樣。

六根門的「耳」接受外界的「聲音」,也是隨著各種人聲、馬聲、車聲……,低頻、高頻等音頻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攝受、變化。

六根門的「舌」,接受食物酸甜苦辣等各種「味」,也會生起種種感覺的變化。剛才還吃得蠻高興的,漸漸地已經吃飽了,各種「美食」仍然一道又一道的端上桌,那時候,實在是看了也不會生起歡喜心了。

根門觸境的這些變化,大家應該都有感覺,當下很快就能覺知,而且是從自己身上去驗證到的。

根觸境生心,產生很多無常變化,這些無常變化有沒有「究竟義」?沒有。當下即使有剎那的喜歡、不喜歡,不是永恒的樂,畢竟會令人生厭。

這是「外六事」,「令人不喜」的意義。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1_1之00:00-04:30。

《那先比丘經》釋25── 阿育王晚年的供養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

「受」,是什麼?就是對所觸境的感受、心情,喜歡、不喜歡。大家都追求幸福,追求身心的快樂。喜歡、歡喜也是一種幸福感。

快樂最好是善法,而且可長、可久、可遠。

有一個故事,我蠻喜歡的。就是阿育王晚年的供養,在我們的教材裡有這一段文章。

阿育王是第一位統一印度的偉大君主,也是把佛教傳播到世界的佛教徒國王。

阿育王晚年,把國家交給子弟以後,他自己什麼都沒有了。

有一天,他病了躺在床上,空蕩蕩的房間,半顆菴摩羅果孤零零的放在桌上。他看著窗外的天空,一位比丘從他的窗前走過。他想供養比丘。以前他叱吒風雲,擁有整個天下,可以隨意供養;現在他只剩下人家給他的半顆菴摩羅果。可是今天這就是全部了……

於是阿育王以歡喜心供養半顆菴摩羅果給比丘。其實不是半顆,是全部。阿育王把他全部的所有都供養了比丘。

供養要多少才叫供養?他的心情是掉落在一無所有了,想當年叱吒風雲,還是我現在就是全部的供養?前者是自我哀歎,可憐兮兮的心情。後者,他轉個念頭,全部的供養。阿育王這樣的供養,就是善念、善法。

東西是一樣的,心量卻可以不同。這也是禪修的心情,這叫「功夫」。

你傳給你的子孫多少家產,那是可以數算;但這個一定要從本身的內心去學習、去教導你的下一代,這是不可數算的「無價之寶」。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6(第6片光碟)之VTS_05_1之11:25-17:42。

《那先比丘經》釋24──苦樂與善惡的關係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現在談教育,都說學校的競爭壓力很大,父母捨不得孩子吃苦,說孩子的成長壓力太大。我倒覺得,以前大專聯考的壓力才大呢!

四、五年級生很多人都經過這樣的歷程。學校課業之外,除了補習還是補習,幾乎沒有體育、音樂、美術,沒有喘息的時間。

我的年代更早,社會上普遍都窮,家裡那有錢供我們補習?甚至連課本都沒有,就要去借舊課本。舊課本是人家用過要回收,就拿來讀,有書讀就已經很不錯了。這是面臨聯考之外的另一層壓力,想要跟上、比拼,得想盡辦法力爭上游。

此一時、彼一時,時代不一樣了,面臨的壓力也不一樣。

什麼叫「幸福感」?是舒服、愉悅,也是一種滿足。當面臨壓力,突破壓力的成就感,是喜悅也是滿足。

「冷」或「熱」,是一種感覺。「苦」跟「樂」也是一種感覺,「善」與「惡」是行為表現的結果,也是有感覺的。怎麼說呢?當行為表現有強力的感覺,就構成善或惡。如果稀里糊塗、無所謂的,那是「無記」,談不上是善或是惡。

王復問:「何等為外六事令人不喜?」

那先言:「一者目見惡色令人不喜,二者耳聞惡聲令人不喜……」

目見惡色、耳聞惡聲令人不喜,就是看到那個事情不如意,或者聽到不合己意的聲音、語言或表態,內心就產生排斥。

內心產生排斥的時候,自己要「如實知」。

世間的事情,你看到的、聽到的,一定是對你而發的嗎?為什麼一定要把它攬過來呢?

你可以不納為自己的,可以嗎?可以。

為什麼你可以決定接不接受?因為你有知覺,有感受。感受再碰觸到內六識,這時,「觸」生「受」,「受」生「愛」、「取」,你可以抉擇,你要「取」還是「不取」。

「觸」、「受」、「愛」、「取」、「有」,講的是心所法,是十二因緣的現在所緣, 以及現在的造作、行為。

然後,「有」緣「生」,現在的造作形成下一生的因緣。其實,現生的因緣也不一定到下輩子才成熟,晚年就可能會出現。

所以目見惡色,心裡存在著這不是我喜歡的,造作出來的身語行為,就是排斥、厭惡等不好的表現,對方有情感、有感受,也會感受到的。如果面對的是環境,也會在自己心識田中種下一顆不好的種籽。

如果對感受如實知,對這些惡色惡聲我知道我不喜歡,但是我如實知道、接受它,就不會往下造業,讓它又產生另一個惡的感應。

像這樣,由感受性的苦樂,形成行為表現的善或惡,也是一剎那之間的事。由受到行、有的轉化,是很重要的覺知的練習。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6(第6片光碟)之VTS_04_1之15: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