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43──「心」是什麼,它存在在哪裡

◎釋悟因

「心」,無名無狀、無形無色,它是什麼呢?它存在在哪裡?

我們晚上睡覺,身體是應該要休息,然而我們的心識活動卻是沒有停歇。那時候還有「壽、暖、識」三者在支持著,「壽」是壽命,指生命;「暖」是溫度;「識」就是心識、賴耶,指精神的支持力量。

在睡眠比較深沈的時候,前六識:眼、身、鼻、舌、身、意是會休息的,它們的運作幾乎處於零運轉的狀態,但那時候人還是活的,並沒有死亡。因為有「壽、暖、識」三者的支持。

人活著,必需要有賴耶的支持。有精神的支持力量,身體才不會壞死。壽、暖、識三者是相互依持,如果賴耶脫身而去,身體的溫度就會逐漸冷卻,壽命也就離去。所以雜阿含經說「壽暖及與識,捨身時俱捨,彼身棄塜間,無心如木石。」

「心」,它不是某一種物,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但也並非沒有某些延續。

在那先比丘經裡,彌蘭王問那先:「故人名身行生耶?」,到下一生去投胎,是今生的這個身、這個心嗎?那先說:「不也,非故名,亦非故身。」這一生結束,此身,自然是壞死,此心也不是這樣一成不變的搬移到下一生。為什麼?

每個人的精神層面,每天觸境生心,昨天不是前天的你,今天不是昨天的你。但是,有些很深刻的東西事實上會影響你今天。

十年前你曾經經歷的人事物,或者二十年前你曾經經歷的人事物,你把它搬到現前來,那會是一模一樣的嗎?有些可能歷歷在目,有些已經形迹模糊。其實,我們的心念,我們的行為,我們的習慣,一直在改變,不是一成不變的。

我們小時候最喜歡的是什麼?跳格子、盪鞦韆……長大了以後會轉變,到了某些年紀以後,喜歡的事物還是繼續在改變。你投身的職業也會改變你,你的身份也會改變你,你很多的想法、愛好、情感,也都在這樣新陳代謝中不斷地轉變。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3_0之20:12-21:06。VTS_04_0之01:15-02:14

《那先比丘經》釋42──老化

◎釋悟因

生命從嬰幼兒到孩童、少年、青年、壯年,原來還在地上翻爬,等到脊椎健壯,就從爬行、站立、行走到跑步,二隻腳可以走得很遠,漸漸地年歲漸增,來到老年,二隻腳又黏在地上,走路不便給,身體不靈活,這是色身的退化。

色身開始退化,心智並不會跟著退化。有的人年紀愈大愈聰慧,沒有失智,他懂得如何用功,他會收攝他的色身、收攝他的精神。其實懂得用功這是可以自己培養的。用功、同時也需要方法運用得當。

用功、使心智不退化的方法很多。其中一個方法是寫字。有人年紀大了,用功的方法是讀經。讀經是很好,但是讀經其實是不夠的,最好能夠配合書寫,寫字有助於訓練手部的肢末神經讓它活化。

另一個方法是身體要多多地活動,不要老是看電視。有的人一看電視就黏在沙發上,愈是不動就愈不愛動。我常笑說,「看電視的人是被電視看」。有沒有看進去都還是個問題。

活動身體的方法,除了在室內原地做徒手操、毛巾操、瑜伽,最好還能走到屋外、親近大自然。家裡附近如果有公園,就養成習慣每天到公園走走,或者離家不遠的地方有小山,也可以與家人一週健走一次。

這些運動、讀經、寫字等活動,是讓自己的身體可以用得更久一點。所以一定要活動身體。要活,身體就要動。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3_0之18:00-19:23。

《那先比丘經》釋41──生命的成長

◎釋悟因

我們的生命,這一生、上一生、下一生,如果不斷地往上溯源或往下追究,它是無始無終。如果從這一期生命來說,它是從受精卵開始。受精卵著床,接著細胞分化,不同功能的細胞漸漸地長成眼睛、耳朵、鼻子……六根長成,身體臟腑各器官也逐漸完熟。

前幾年臺灣報導「圓仔」(2013年7月6日-),民眾關注「圓仔」的成長,看牠翻身,當時牠連翻身都還不會,我覺得那種心情,就像看孩子成長,你們家的孩子不也一樣嗎?

「圓仔」之所以被臺灣民眾關注和媒體熱烈報導,除了因為「圓仔」是首隻在台灣出生的大貓熊,也因為牠像每個孩子一樣,出生以後,翻身、爬行、坐、立,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學習。

生命的成長是先有色身?還是先有精神?二者是「相依」的存在。個體的成長,除了名色相依,更是根塵相依,尤其出生之後根境接觸,孩子最早期的生活環境,很重要的是與家人互動。

當孩子還在襁褓階段,你塞食物到他嘴巴裡,他就張口吸吮。問題是他想不想吃?有時孩子是拒絕的,媽媽就千方百計的誘引。這是生命的呵護,是媽媽與孩子最親密的互動。

父母呵護孩子,除了色身的照顧,還要教他學習很多事情,包括最基本的大小便,當然,孩子自己會大小便,問題是他不會自己處理,需要大人教導。

孩子慢慢成長,與外境的互動更多,BABY會對認識的人微笑,媽媽就很樂,所有的辛苦都得到安慰,高興地說,「你看!寶寶認得媽媽了!」是這樣嗎?我看是不見得。因為孩子那時眼球的肌肉可能還發育不全。這是生理的發育。

心理的發育,從認識爸、媽,專注力的學習,到懂得孝順、回饋,學習成為獨立的個體,都是學習必經的歷程。

生命成長需要很多的因緣促成、成就,永遠充滿感恩。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3_0之14:00-17:00。

《那先比丘經》釋40──阿賴耶識

◎釋悟因

在十二因緣之中,「觸」是很重要的一個心所。怎麼重要呢?雜阿含經說:「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這意思是說眼、色、識和合生「觸」,眼根觸對境界時生起眼識,同時就加進了我們受、想、思的心所,這是佛法很重要的心理學,也是教育原理要探究的。

教育在探究一個人的心理、人格形成,除了環境的影響、原生家庭的形塑,還可能要探源個人的潛意識。在心理學對於潛意識是什麼、對人產生怎樣的影響有不少的研究。但潛意識是怎麼生成的呢?這就涉及到佛教的「唯識」思想。

唯識思想的理論,人們在現在、過去種種的起惑造業,會成為業識種子,潛藏在我們的「阿賴耶」,也就是八識田中,所以阿賴耶也稱為「一切種子識」;由於業種不失壞,在觸境的當下,潛藏的業識種子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起現形,這就是「觸」俱生受、想、思。

我舉一個例,我的眼前有一台錄影機……最好、最縝密的錄影機是我們的眼睛,眼睛可以攝像,因為它有視神經可以傳導影像,同時加進你的注意力、調好正確的焦距、距離,再加上光線等等條件。

錄影機是現代的科技,而眼睛攝像的理論早在二千多年前佛陀就說明了眼睛攝像的因緣條件,其中眼根(猶如現在的視神經)是最重要的條件,如果眼球好好的,沒有視神經,也不能起到攝像的作用。

如果你的眼球很好,視神經很好,問題是看的時候沒有專注,這在佛教的專有名詞叫「作意」,也是一種心所,心理的活動之一。

我們觸對境界的入口有六個,也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從六根接觸六境,在觸俱生受想思的當下,我們可以好好的觀察,你在意的是什麼,你不在意的是什麼,你的內心是潛藏了怎樣的潛意識、下意識,也許你可以從這裡發現真正的自己。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3_0之03_0之11:03-13:18。

《那先比丘經》釋39──名色相依

◎釋悟因

十二因緣裡的第四支「名色」,「名」是指心理、精神這一面,包括五蘊裡面的受、想、行、識;「色」就是色身、身體。

佛教以「名色」二字指稱色身和心理、精神的總總活動,其實有更深的意涵,那就是「名色相依」的概念,精神不會單獨存在,它跟色法這個色身是結合在一起;反過來說,這個色身,如果沒有精神,它也不叫做「人」。

「名」與「色」二者完全結合在一起,這樣一體不分的概念,強調生命體的存在,是以名色互相依存而存有。

從上一世來到這一世,最早出現的名色是由父精母血結合了「識」,形成了此生最初的名色,一般來說就是胚胎。根據名色相依的道理,胚胎沒有「識」就會死亡,而「識」一定要有父精母血,才能延續生命。

人在成長的過程,從出生之後的嬰幼兒、到兒童、少年、青年、壯年、老年,生命體也一直都在名色相依的存在狀況。

以眼識為例,眼睛看東西,(悟師父隨手拿起桌上的醒木),我看這個醒木就只是看,但你馬上生起眼識,開始去分辨這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什麼材質,同時你也生起一些感覺,是堅硬的,你可能也開始聯想這是做什麼用的?這一連串的心所像滾雪球一樣的出現,你回頭看看,所有這些心所的出現,是由於眼根觸對了一個情境──「醒木」這個色法。如果沒有接觸這色法,這些心所不會出現。

五蘊的受、想、行、識,它們是心所,是「名」,當下的種種心理活動,也都要依於「色法」才能生起。這就是佛法講的「因緣」,「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3_0之03_0之08:10-11:03

《那先比丘經》釋38──死後的下一生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有一段文:
王復問那先:『人以死後,誰於後世生者?』
那先言:『名與身於後世生。』
這一段文是在探討:人死後,下一輩子怎麼投生?

人在此生,最後走的時候,大家都看得到。但是,死了之後到哪裡去了?投胎去到哪裡?我相信,這種事對誰來說都很想知道。

「誰於後世生者?」這句話裡的「生」,是指十二因緣裡的一支:無明、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排在「有」之後的「生」,是指下一輩子。而我們現在活著的這一生,是這一輩子。

下一生是怎麼一回事呢?是扛著這個身體去嗎?還是用我們現在的心情來去?怎麼去投胎?怎麼走到下一輩子?這叫「生」。

在十二因緣,形容這一生的生命狀況,是從「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這七支來說,尤其著重在描述「受」以後,業識觸受當下因緣,生起的感受、貪愛、執取。

「受」,指我們的感覺、感受。這些感覺、感受,好像倏忽而來,悠然而往,一下子來了,一下子又走了,好像來去無痕,然而在這些忽冷忽熱的感受裡,我們還是會留下一些印象的。這些不會突然之間全部都不見,這叫「業」。

我們常常很納悶,既然這些「業」是存在的,它們是存放在哪裡啊?

有一個相應於這個的故事:媽媽拿個油瓶叫孩子去雜貨舖買油,說:快去快回,鍋子已經熱了。結果孩子買油回來跌跤了,哭著回來還要被罵。媽媽說:再去買!孩子戰戰兢兢地去了,結果回來又摔了一跤,不過,這次沒有全部打破還留下一半。

如果你是那孩子,你是要難過丟掉的那一半,還是要歡喜剩下的這一半?

在人生旅途,你是常常難過失去的大半生,還是喜歡此時此刻的你?對於現在、此刻,你是歡喜的比較多還是不歡喜的比較多?

人生的苦,常常是苦於自己沒有追到的那一半、丟掉的那一半、永遠要不回來的那一半。你對眼前的很高興、很滿意嗎?很多人恐怕都不敢說。人生本來如此。

一個人的前半生,所有的經驗、回憶,不是你自己做的,不然是誰做的呢?「業」在哪裡?這不全部都是嗎?是善的多還是惡的多呢?加減乘除,自己都可以數算。

經文:「王復問那先:『人以死後誰於後世生者?』」人死後是誰到後世去投胎再生呢?那先言:『名與身於後世生。』

「名與身」是什麼?「名」就是意識,包括心理、精神,也就是五蘊之中的受、想、行、識的林林總總。「身」就是色身。但人在死後,身體就被燒了、埋了,土葬、樹葬、海葬,絕不是扛著這個身體去投胎,所以「名與身」是指下一生的「身」。

只有色身的胚胎而沒有精神、意識,不能生成為「人」,而精神、意識不會單獨存在,它是跟色法結合在一起。所以那先說:「是名與身於後世生」。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3_0之02:08 -09:26

《那先比丘經》釋37──外愁對自我的干擾

◎釋悟因

一般人還沒有開始修行,六根對六塵的選擇就明顯的多了些,挑三揀四,還是一徑的不滿意,這是外在事物對自我的干擾。

舉一個例子來說,「口不味苦甜」,其中的「味」這個字,是嗜好、愛好的意思,特別喜歡吃甜的,特別喜歡吃苦的,如果違背了自己的喜好就會產生不歡喜。

但這句子是說「不味」,沒有特別的嗜好,沒有特別選擇是要甜的還是苦的。這是一個很好的修行人,是告訴我們修行人的淡泊,與一般人已經有顯著的不同。

或者「心不喜愛欲」,這也是一個很好的修行人,他沒有特別愛好那些好的音樂、好的房子、美食……。

可他還是會問自己:「為什麼我還未得道呢?」對感受的事物都已經沒有選擇,是什麼原因讓這樣的一個修行人還不得見道呢?「因外愁」。

「外愁」,由外在的事物引起內心的波動、動盪,這是不究竟的。世間永遠不可能是究竟的。所以,不在於對愛好或嗜好的放捨,而在於內心的不自我干擾,能保持身心的平衡、和諧。

究竟法要從自己的內心去找到自我平衡的力量,是自己內在的自我覺知,不是外來的。你看到它,然後你接受它、調整它。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2_1之17:15-21:24

《那先比丘經》釋36──什麼是「覺」?

◎釋悟因

佛陀成道之後,一些外道看到佛陀現身,大家見他的威儀舉止很是不平凡,紛紛猜測,這是天神或仙人來到人間。

有外道問佛陀:「你是天神嗎?」佛陀說:「不是。」

「不然,你是仙人嗎?」佛陀說:「也不是。我是『覺者』、『佛陀』。」

什麼是「佛」?就是「覺者」。佛教就從這個地方下手──「覺」,意思是人們修行是由「覺知」入手,而後進一步證入「覺悟」。

人有六種感官,眼、耳、鼻、舌、身、意,也叫六根,六種感官分別有六種覺知,色識、聲識、香識、味識、觸識、法識。眼色觸生受。我們是有感覺的。

但是,什麼是「覺」?你觸境生受,你有感覺,你知道;你因境生起喜歡不喜歡,你知道;受是剎那生、剎那滅,你知道;但你不忍、不捨、停留太久,你也知道。這些知道就是我們的「覺」。

那先比丘向彌蘭王提出修行人的自覺:「目所見死者(念身及萬物無常)」、「耳不樂好音」、「鼻不喜臭香」、「口不味苦甜」、「身不好細滑」、「心不喜愛欲」,於六根所生的感受,他知道,他不耽溺於這些覺受,他也知道。這就是「覺」。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2_1之17:15-18:40

《那先比丘經》釋35──「得道」的祕訣

◎釋悟因

經文:「耳不樂好音,其人自念言:我有是念,何以不得道?因外愁。」

經文裡的這個人,有一些反思,他清楚自己對世間的享樂沒什麼好樂,可仍然不得道,而他自己也明白自己為何不得道:「因外愁」。

這是一個用功的修道人,但,他還有一道關卡過不了,「外愁」。有些人性格比較多愁善感,世間的一動一靜都會牽扯著他,引得他內心惆悵,悲春傷秋。

修行是用功,安穩平靜淡然的心才能夠看透世間的真實。而愁憂的情懷容易讓心陷落、讓心動盪。

如果你總是問自己:「為何我還未能得道?」,問這話真的會讓人愁上加愁,形成一種自我壓迫、壓力。有人從年輕出家就很有志向,期許自己這一生要有所成就。不過,他念珠拿著不是念佛,而是一直念著「「為何我還未能得道?」

「得道」,是多麼神聖的大事,豈是一直念叨就可以得來的?

那麼,怎樣才能得道呢?首先,學習經文中這位修道人,看看自己是不是常常被情境牽動而生愁憂?你感受到你的感受,這叫「覺」。

如果,你想去西方極樂世界,趕快籌集資糧,資糧完備就可以上路。而不是一直陷落在情緒之中。

情緒是一種感受,也是我們一體的兩面。面對情緒的波動,就是我們抉擇的時刻:你是要繼續沈浸其中,還是決定走出悲愁?事實上,選擇的權力一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2_1之15:10-17:15。

《那先比丘經》釋34──「道」是什麼?

◎釋悟因

出家人,是做一輩子的修行人,在未證得道果之前,難免會憂心:「為什麼我還未得道?」「我什麼時候可以得道?」這時,反而要問自己:「『道』是什麼?」

既然,『道』是一輩子努力的目標,總得弄明白,這目標的圖像是什麼。

經文:「自念身及萬物無常」。無常是世間的真理,拜醫學發達之賜,現代的人均壽命可能達到七十、八十,可最終還是不免一死。現在,有人躺在那裡,死了,如果那又是我們的家人、親友、同事,內心難免會難過、不捨。

人活在世間,儘管有很多的苦,可是當我們要離開世間,或者看別人離世,我們內心還是相當捨不得的。可是,捨不得又能怎麼樣呢?有生必有死,死亡是必然,最終只能學習接受、放捨。

所以,什麼是「道」?「道」,是世間的真理、法則,所以,遇見死亡,看看我們的反應是什麼?是被這種生離死別的「愁」吞噬、患得患失,還是能將這種情緒轉化成為一種修道的助力?生命力的轉化、蛻變,就是修道力量的增勝。

看看別人死,我心熱如火。有人就戲稱,看見別人死,是閻羅王給自己的一封信。這封信在告訴自己:在世間大家都一樣,都免不了一死;現在,自己還可以活著是值得大大慶幸的。

活著做什麼?還可以修行就多用功些。投生來人間,保有人身,就是用來修行的。修行怎麼修?就是不斷地去體解「道」是什麼?

歷練世間道,向前看、向前走,沒有猶豫,這就是「修道」。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之VTS_02_1之10:56-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