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53──誰是創造自己命運的主人

◎釋悟因

在比丘比丘尼戒有一條規定:出家比丘不可以在樹林中燃火。

制戒因緣是這麼說:

有一次,一群比丘在樹下打坐,在戶外打坐很冷,他們愈坐愈冷,就找了一些乾枯的樹枝、樹葉燃火、烤火。火一燒空氣一熱,樹上一條蛇就掉了下來,比丘們被嚇著了起身就跑,老比丘動作慢走最後,看到柴火還在燒,就用腳踩一踩也就走了。結果那火沒完全熄滅,就繼續燃燒,把樹木也燒了、農舍也燒了。屋主就告到官府去。佛陀就制這一條戒:不可以在樹林中燃火。為了炙身燃火,必須看到星星之火完全熄滅才可以離開。

這是從外在的環境來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佛陀的教誡也因此制成一條戒,因為現實面就是這樣發生。

從「業」的理論來看,我們所作的善惡,我們所有的行為,隨著時間流逝,它們很快的成了過去,當下,你還看得到它們在哪裡嗎?看不見。它們只以一種能量的形式存在,叫做業力。

「業」,行為,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思」,我們的念頭。誰是創造自己命運的主人?自己起了怎樣的念頭,其實自己是知道的。

你說:你明明知道那樣做是不可以的,你明明知道,你還是做了。即便所作是善是惡,自己是了然於心。在承受果報的時候,自己也是了然於心。可能當年在造作的時候,內心並不是那麼清晰,可是事後承受果報,你就是了然於心。

就像電影的情節,故事的主角一下子回憶起往事,很多人事物就串連起來,於是前因後果一切都明白了。

生命軌跡是這樣一步一步的逐步開展,自己如何走來,自己是知道的,別人看不明白,自己是看得很清楚。

文章出處:
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VTS_05_1之15:40-18:37。

《那先比丘經》釋52──面對星星之火

◎釋悟因

在《那先比丘經》,那先又舉了一個譬喻說,例如有人夜裡點了火要來煮飯,結果燭火的末稍燒到牆壁、漫延到柴草樹木,燒毀了房子乃至一座城池。

有一句成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思是一點點火苗不及時撲滅,可能釀成大災。「星星之火」這個譬喻,用來說明業因、業果很是恰當,原來所有這些事端都是來自於當年所點燃的那一點小小的業火。

那先言:「人生亦譬如是,人今世用是名身作善惡,乃生於後世,今世作善惡者是其本也。」我們在看到善惡果報現前的時候,常常心裡生起喜歡或不喜歡,但是真正的那個本來的那一點是在哪裡呢?有時我們也會回憶當初是自己做了什麼或說了什麼,不過,真正要追究的反而是你那時起了什麼念頭?

「你起了什麼念頭」,當下你覺得那沒有什麼,結果星星之火就不斷地漫延,一念接著一念這樣的銜接過來。

「星星之火」,看起來應該沒那麼嚴重,其實說真的,一些些的語言行為表現,一個臉色,觸到當下那個境,自己就後面不斷地延續,幾乎是自然反應,後果可想而知。

面對「星星之火」,有不同的面對方式嗎?

龍樹說了一句很有名的偈頌:「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說到世間本來實相,本來什麼事情都沒有,星星之火是可能,人與人之間難免磨擦,如果當下生起當下熄滅,不再給予添加柴火,當然,事情的結果就不一樣。

有一句話說: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凡夫心裡在拈量善惡時,內心嘀咕的是:善惡到頭終有報,只是來早與來遲。菩薩是不昧因果,在星星之火出現時,看它生看它滅,生自無生,一片朗空。

文章出處:
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VTS_05_1之12:49-15:35。

《那先比丘經》釋51──從盜他人果蓏論業力業果

◎釋悟因

在《那先比丘經》提到一種邏輯思考,「盜他人果蓏」卻能辯解為「不盜」。這是怎樣的邏輯思惟呢?

有一個人偷了人家的蔬菜或水果,「蓏」這個字讀做ㄌㄨㄛˇ,果實的意思。「其主得盜果者」,盜者被主人抓到了,主人逮到了偷盜果蓏的人,「將至王前白言:『是人盜我果。』」古時候的民風,國王就是法律裁判,現代就相當於「執法者」。主人就把偷盜者帶到國王面前說:「這個人偷了我的水果。」

其盜者言:「我不盜是人果。」
盜者回答:「沒有啊,我沒偷這人的水果。」

明明偷了卻說沒偷,他的理由是怎麼說的呢?

「是人所種小栽耳,本不種果也。」
「這個人所種的是小樹苗,他本來不是種果子啊!」

乍然一聽,時空錯亂,會讓人聽得一愣一愣的。
聽明白了嗎?我摘的是果,他種的是樹,我沒有摘他的樹啊!
這叫什麼?強詞奪理,讓人聽了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我自取果,我何用為盜?我不盜是人果。我不應有罪過。」
「他種樹,樹後來長果,而我只取果,哪需盜他樹?我不盜他果,我沒罪。」

「人共爭,誰為直者?誰不直者?」
「直」,合理,有理。

這事例是那先比丘設問,問彌蘭陀王,這二人爭執不下,誰有理?誰不合理?

王言:「種栽家為直,本造所種。盜者無狀,應為有罪。」
彌蘭陀王說:「種果樹的人有理,他本來的用心就是要種果樹。偷盜的人沒道理,應該是有罪。」
「無狀」,沒道理。

那先言:「盜何用為有罪?」
那先比丘問:「偷盜者為何有罪呢?」

王言:「所以盜者有罪,本種栽家所種,從栽根生故,上有果耳。」
彌蘭陀王說:「偷盜者所以有罪,是因為這果樹是種果子的人本來所種的,從一粒種子到一棵小樹苗,這棵果樹他一直栽培、耕種,後來才生了果。」

盜者說,我只摘果子,沒有偷你的樹。可是這果子從哪裡來呢?從植栽者播種、除蟲、施肥,加上陽光、水、土等培植蘊育而來。其中是多少因緣在裡面!

那先言:「人生亦譬如是,人今世用是名身作善惡,乃生於後世;今世作善惡者,是本也。」
那先比丘說:「人生就像這樣,這一生用這個身體、精神去造作善業、惡業,就會在後世得其果。這果就是今生所種下的種子。」

這就是因果循還,種下的種子將來結果,是善果、惡果,最終還是償還到自己身上。不然,那一股力量會作用到哪裡去呢?

白天我們做了很多事、說了很多話,也和很多人碰撞、來往,然後,晚上睡一覺,隔天醒來,好像什麼事都沒有了,是嗎?

那些作用力一下子就消失了嗎?當然不可能。可是,那股力量在哪裡?

文章出處:
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VTS_05_1之01:24-06:58。

《那先比丘經》釋50──造善可以讓我們得到解脫嗎?

◎釋悟因

造善可以讓我們得到解脫嗎?

很多人都有此一問。答案是怎樣?造善不可能得解脫。且先不探究為何不可能,先來看看為何有此一問。這是涉及前生、後世的輪轉問題。

在那先比丘經,彌蘭陀王也問那先同樣的問題:「如使今世用是名身作善惡,於後世身不復生者,極可作善惡,徑可得脫,不復更諸苦耶?」

以白話來說,王問,「如果今生以此身造作善惡業,來生也不是此身在受生、受報,那麼即使此生作盡壞事,未來也不會受諸苦啊!」彌蘭陀王這是用相反的話在問那先。既然此生身死形滅,是不是造作壞事來生也不會受苦果啊?

當然,不可能是這樣。此生造惡來生必受苦果。

其實,聰明的彌蘭陀王是雙問:「極可作善惡,徑可得脫,不復更諸苦耶?」既然造惡是必受苦果,那麼我就大大的為善,是不是就可以得到解脫,不再受苦?

那先回答:「於今世作善,後世不復生者,便可得脫無耶?人作善惡不止當後生耳,是故不得脫。」

人之所以輪迴,是由於不停地造善與造惡。正如那先比丘所說:「人作善惡不止,當後生耳。」新新不息,一直有來生,終究沒有解脫的一天啊!

於是那先比丘連續舉六個例子說明,善惡不止是來生的因。來生的因不只是由於為惡必要遭受惡果,為善是使未來得生善果,也是使未來得以再生的因啊!

總而言之,無論今生是為善或為惡,都種下了來生的因。

當然,談論解脫這件事,一定要先肯定:為善,是解脫的基礎。然而,造善可以得到解脫嗎?善不等於解脫。解脫的因緣在智慧。

文章出處:
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VTS_04_1之21:15-21:50。

《那先比丘經》釋49──無我

◎釋悟因

佛家講「無我」,小時候是我,長大的時候是我,還是現在是我?老了的時候是我?這些從小到大,不同時間的我都是我,可是也全都不是我。

一輩子,你可以轉變很多的身份,小時候是小朋友、小孩子,長大以後做了人家的爸爸、媽媽,你的責任加大了,你也可以扛得很好。

這些都在說明,不用等到死後,現在就可以檢查得到,色身跟轉生,有前輩子的力量影響了我現在,但,也不能說是「命定論」或「宿命論」,因為我們不是過去的奴隸,現在的你加進某些因緣,就能影響以後的發展,前後的生命不是一成不變的。

未來,都不可能改變嗎?可以。然而,全部都可以「人定勝天」嗎?也不是。需要慢慢地來,慢慢地挪移。不要想著可以馬上立竿見影、一步登天,因為還有「宿業」會影響我們。

宿業怎麼影響我們呢?過去的業的力量會影響我們的思考、影響我們的習性。看看我們平常的覺受,有喜歡的、不喜歡的;我們的心思有善的、有不善的。

對於我們自己,我們是有覺知的,有時覺察到自己的不善、自私、邪惡,即便是驚鴻一瞥,也難免想要迴避。但,畢竟它們都是我們的一部分,屬於我們。

造惡,我們是沒本錢,如果心橫起來讓惡種子現行,未來只會是負數加負數,只會更苦;造善,就一定心生歡喜、沒有苦嗎?未必。不過,為善可以讓我們慢慢地挪移、慢慢地轉業。

我今天會覺知昨天的喜歡不喜歡,也會把過去的一些習慣帶過來,把一些經驗帶過來,但是不見得會跟昨天的所思、所想、所行完全劃等號,如果我有進步,就不會完全相同。

這就是真實的「我」的存在狀況,受過去影響,也可以改變未來。

我們實在應該大大的慶賀,幸好佛教說「無我」,沒有實質的、一成不變的我。當不自覺地走到十字路口,我們可以冷靜抉擇,走出自己的方向!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VTS_04_1之15:13-21:10。

《那先比丘經》釋48──遇見未來的自己

◎釋悟因

我們在社會付出奉獻,培養能力也培養福德,同時持戒、心生歡喜,增長身心平穩,這,就是修行。

我們都很想知道,下一輩子自己會是什麼樣?其實,未來的自己,我們是可以預見的,你可以遇見未來的自己!

就在這一生,當你專注地投入生命的每一時每一刻,你看到自己付出當下的回饋,你能感受到自己的精進,你看到自己生命力的湧現!

當然,在這些時間流裡,你也看到世間無常!

你真正地歡喜自己走在學佛的路上,你心下明白,這條路你走對了。這一刻你的所見就是你即將走向的未來。你遇見了未來的自己!

在紅塵滾滾的生命流,我們看到無常、苦、空的原理。且說這個色身吧,在生生世世的輪迴裡,身體會長成什麼樣子?是有一個特殊不變的身形嗎?不是。

前業跟後業,前念跟後念,它們像流水一樣不斷地流著,生命流所流經的大地、途中所遇見的風景、人物,構成了我們體質的一部分,而你的參與所造就的業行,逐漸地在眼前鋪設了遠景,遠方的生命圖像,帶動著你往前追尋。

這一股湧動的生命力是存在的。有一個固定的形相嗎?沒有。真正支持你的是這一股力量。

這一股動能一直存在著,也一直在轉動著,它也受到週遭所遇境界的牽引。有相吸的引力,也有相斥的排他力,你攝取了你所需相應的物質,也攝取了滋養你的精神能量。

佛家說「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在生命大河的河岸,你徜徉在廣裘的綠野平疇裡,你仰觀山河浮雲,俯看長江大川,佇足凝望,你終將照見、遇見未來的自己。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VTS_04_1之12:55-15:15。

《那先比丘經》釋47──業、四食與六趣

◎釋悟因

「眾生」,指有情生命,有六趣或稱六道眾生,也就是說眾生有六道不同的去處: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身相、壽命等福報各各不同。

眾生為何會成為不同道的眾生?與「業」有關。

業,一般來說有身業、語業、意業三種。身、語、意三業何業為大?意業為大。內心所思所想,是一種無形的力量。

宇宙萬象、萬事萬物,皆由心之所起、也與他所用的食物有關,「食」,巴利語āhāra,是滋養眾生生命的物質,任何生命都需要「食」才能延續壽命。

食有四類:「粗摶食」、「觸食」、「意思食」、「識食」。本人曾在《香光莊嚴》 談過〈生命的奧祕:四食〉,在此不再多述。

眾生對於生命基本來源的四食所起的意念,是生命「趣向」的重要元素。四食所取,而逐漸傾向不同的長相、顏色,吃什麼樣的東西變成什麼樣的體質,吃什麼樣的東西變成什麼樣的皮膚。

以蝴蝶而言,它吃什麼東西,就會變成什麼樣的顏色。上次提到一個主題「斜張橋」,談老鷹的生命故事:老鷹為了生存,為了取得食物,結果白天飛行的習性就主動調整為夜晚,很活絡的處理牠自己的生存問題。

為了食物取得更容易,意念之所起,改變身語行為,這是每個生物自我內在的自然平衡。

什麼是「業」?業與四食的取用有關,更與六道的趣向有關。業與四食、六趣的關聯,前者是入力,後者是出力,入與出之間的互動,是一個有機的循環。

每一個人都有服務世間的機會,也具有服務世間的能力,而這些機會、能力都是自己可以培養的。

生命歸趣何處,當慎思、明辨、抉擇。

文章出處:

  • 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VTS_04_1之11:55-12:54。
  • 釋悟因〈生命的奧祕:四食〉,《香光莊嚴‧第八十五期》,民國95年3月。

《那先比丘經》釋46──斜張橋

◎釋悟因

最近有一位居士跟我講了一個故事,非常好聽。

這位居士對國家社會非常的熱情,他說臺灣現在做了很多「斜張橋」,橋建好以後,有一次一群環保人士看到橋頭的橋墩,攤著很多鳥兒的屍體,是很大隻的候鳥。他們就跟政府反應說,就是造了這個斜張橋,候鳥飛不過撞上了,撞死在橋墩前面的這邊。

有人向上反應,就有人去調查。調查人員在調查的時候,爬到斜張橋的上方,發現上面還有很多死的鳥兒,卡在斜張橋的纜線上和橋墩上。

這位居士聽到這樣的訊息覺得非常好奇,怎麼這麼多枉死的鳥兒?

調查人員就守候在斜張橋附近,白天觀察、晚上觀察,觀察了好幾個月。

經過數個月的觀察,調查人員終於發現原因了,那些鳥為什麼會死在那邊?有的掉在地上,有的吊在纜線上?原來在那斜張橋附近有一隻很大的老鷹,牠躲在附近的樹梢,只要候鳥飛過,牠就撲出來抓,抓了以後牠還會藏起來慢慢吃。

政府這邊的工程人員聽了也說,老鷹是白天的飛鳥,牠們出來找食物也是白天,不是晚上,所以他們也曾經晚上躲起來,看那老鷹怎麼做。

候鳥是群性動物,候鳥群體要起飛的時候,大都在天還沒亮就開始飛,飛到天黑就會休息。這一隻老鷹本來是白天覓食,結果,現在轉為夜間部,只要候鳥要飛過去的時候,牠就行動,但牠不是抓前面的,而是抓後面比較落單的那幾隻。抓了之後還藏起來慢慢吃點心。

候鳥本來是群體行動,而且有老大在帶,所以後面少幾隻不太有感覺。候鳥飛行,也不是只有一群、兩群。於是只要有候鳥飛過,老鷹就有得吃。

就這樣,候鳥的屍體就繼續地掉。

這位調查人員連續工作很長一段時間之後,就寫PAPER到國外發表,也得到很高的獎金,他的文中提到,老鷹本來是白天工作,由於覓食的需求,轉成夜間行動。

這老鷹怎麼這麼聰明,在不同的環境,為了取得食物,牠自動調整!這叫造業。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VTS_04_1之06:28-11:55。

《那先比丘經》釋45──心識與業

◎釋悟因

心識與業二者是不一樣的,心識是心,業是業。

那先比丘經所說的「故名身」,「故」,舊的;「名」,心識;「身」,色身。作為一個人,過去的生命經驗,之前走過的路,是從前的心識活動;人活著,是「持是名身」,其中「持」這個字,支撐的意思。

「持是名身」,人活著是有一股力量在支撐,使這個身心不致渙散掉,「持是名身於今世作善惡」,支撐這個身心的是「今世作善惡」。

為什麼作善作惡?就是動力的因,支撐著我們往前推的力量。往前推的力量,事實上,也隨著我們五官的感覺,在那裡推動、鼓動。這就是「業」、「業力」。

所以,由此生到下一生,是「故人名身行生耶」,是這個故人的名身去投胎嗎?那先比丘回答:「不是」,「非故名亦非故身」。

那先回答:「持是名身於今世作善惡,乃於後世生」,這支撐的力量在今生鼓動著造善告惡,乃至帶動著去下一生投胎。這樣,此生、下一生乃至生生世世的身與心,都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

我們創造了自己的行為,想什麼、遇到什麼、怎麼應對,就這麼說出來、做出來,就又製造、創造下一刻的身體和精神。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VTS_04_1之04:30-06:28。

《那先比丘經》釋44──諸行無常

◎釋悟因

佛教常說「諸行無常」,意思是一切萬事萬物都在變動中,不是一成不變的。「行」,遷流的意思,意指一切在遷流變動的事物。

以一個人的成長來說,小時候是一丁點,長大了之後,只能看到形似的樣貌,氣質、才質可能都變了樣。在《世說新語》有一句成語:「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是在形容生命歷程的變化。

曾經有一位女居士,在她年輕時很是用功又虔誠向道,我說:「你來出家吧!」,她說不要,她還想去看看廣大的世界,還想經歷結婚生子的生活。後來,她果真結婚生了一雙兒女。不過,後來她再見到我的時候,卻跟我說,她很遺憾,當時沒有跟師父出家。她曾經憧憬結婚的心情,不知不覺地也變了調。

女居士後來說,她有一個心願,希望女兒可以出家。我一聽,這什麼話呀?我正色地告訴她:「你是你,女兒是女兒。她不等於你。即使母女二人同住一個屋簷,她的腦袋所思所想已經在遙遠的天外。相信嗎?」她肯定的點了點頭。

自己都無法掌握自己,便何況想要掌握別人!

有時候我們自己起了一個念頭,或者有了一個願望,我們把它們珍藏在心中,並且自認為自己很在意它們,可卻在不知不覺之中,它們慢慢地就被轉掉變得淡泊,最後無影無蹤。

小時候我們最常說的是「我的志願」,「我長大以後要做什麼。」有人說,我長大要做音樂家,有的說長大要做老師、律師、太空人……經過數十載,極少數的人達成願望,而十之八九的人什麼家也沒做成。

這不是嘲諷,是人生的「現實」。人,最終是要活在現實裡面。什麼是真正的現實?佛教有句話,「一切諸行者,皆悉因緣生」,真正的現實是各種因緣變化。

面對諸行無常,我們能做什麼呢?做你想做的,例如培養一個興趣持續數年,生命會更加豐富、多采。有時試著銷磨一些銳氣,性格也會改變的。
生命裡有些因緣的創造,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VTS_04_0之02:1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