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63──辨福德與功德

◎釋悟因

修行,是功德不是福德。

昔日梁武帝問達磨:「朕一生以來,造寺、布施、供養有功德否?』達磨直接回答:「無功德。」梁武帝想從造寺、布施、供養得到功德被達磨打了回來,這個問題就成了一椿公案。

這椿公案梁武帝不解,當時以及後代很多人也不解。為何做了這麼多卻沒有功德?

後來在禪宗六祖的時代,有一位韋使君問了六祖慧能大師,世人才明白:造寺、布施、供養是福德,而功德是屬於「法身」的修為。

六祖慧能大師說:「功德在法身,非在於福田。」

做善事就會得善果,是世間的福德增上,也是好的。但是這些福德增上終究還是會帶動下一生的輪迴,在下一生去承接善果。

佛法的核心常常勸說要修六度、四攝,布施、愛語、力行、同事。

難道不是從造寺、布施、供養的作為中去得到「功德」?不然還另外去做些什麼嗎?

當我們在佛前點燈,你說:「佛陀!我點燈供養佛陀,我想祈求……。」

你想,佛陀回報你的會是什麼?福德還是功德?

在世間,你投出去一份力量,一定有彈回來的力道。

通常,我們做了善舉常常會期待對方反饋。有時候你發現你的期待落空了。你對別人好,別人給你的報償並不對等。這時你如何面對?你的態度是怎麼樣?

你可能心裡很難過、感覺受傷,甚至憤憤不平,這就是求報償的心。還有別種面對的態度嗎?當然有的。

什麼是修行的心地?

當我們有能力能夠幫助別人,就去做了,這是本份。我在做我的本份,我的生命此時此刻是用這種方式在表達我的生命。

如同點燈供佛,你表達你對佛陀的虔敬、景仰,坦露全部的身心。這是在修供養。
「修行」,在修得「以法為身」,不是為了要獲得某些果報、報償。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2_1—05-30-08:27

《那先比丘經》釋62──國王的賞賜

◎釋悟因

因與果之間,是否可用斤兩衡量?在那先比丘經講了一個國王的賞賜的故事。

「譬如人竭力事王,王當知其善,使賜其財物。其人得物極自施用,衣被飲食歡樂自樂。」有一個人竭盡所能的事奉國王,國王看他盡心盡力,便賞賜他很多財物。那人得到財物也極盡所能的享用,衣服飲食種種歡樂,相當地受用。

可是這個人卻私下嘀嘀咕咕,不滿地說:「我有功於王,王未曾有賞賜我也。」

我們大多數人或許要被這個人打敗,這說的哪門子的話!賞賜都拿了,竟然說國王不曾賞賜我什麼!不過,也許,且慢評論,這個人如此大言不慚,或許有他自己的看法!

以一個準點來探究一下:盡心盡力跟國王的賞賜可以劃成等號嗎?如果把這二樣東西放在天秤上,也許這個人真的認為:國王的賞賜不值我放捨身命的零丁。

以生命相博的盡心和國王的賞賜,若以斤兩衡量,確實無法平衡。

再來,「盡心盡力」,如果是善舉,回饋給自己的是果報。善因得善果。得到果報的結果,其實是進入另一個輪迴,再得人身。

佛陀有一個親弟弟叫難陀。佛陀出家修行證道之後,先在憍薩羅國弘化,過了幾年就回到舍衛城,回到父親淨飯王的皇宮。難陀看到佛陀也想跟隨佛陀出家。可是難陀非常愛他的太太孫陀利,因為孫陀利長得非常地美。佛陀說:「難陀!你愛好出家就出家吧!孫陀利就讓她在女眾僧團。」有人問難陀:「你出家最想要得到什麼?」難陀說:「我希望無論是禪修或聞法,都能獲得善果,未來升天可以娶個像天女那樣美的妻子。」

原來,當初難陀想出家捨不得孫陀利時,佛陀曾經帶他到天上,看到天女那麼美,孫陀利相較之下就醜到不行,難陀這才下定決心出家。雖然,出家的動力源於此,畢竟出家修道會有善果,未來難陀可能升天當天子去娶一位天女。

以世俗的眼光來看,難陀這麼做像不像在「打工」賺老本──未來娶得美妻歸?

當然,修行不是在打工,從因到果之中也有很多因緣變化。就像難陀,後來修行用功證到阿羅漢果,煩惱盡斷,再也不用到天道乃至六道去輪迴。

所以,如果你是「盡心盡力」在為某人打工,就可能永遠得不到國王的賞賜。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2_1—01:18-05:29

《那先比丘經》釋61──被時間吞噬

◎釋悟因

我們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己清楚嗎?

如果說生命的理想,眼前你似乎有一個圖案,一個自己想要的國土、世界,那是自己內心渴望追求的。於是你拼盡全力去追求,可是到了最後,你發現那不是你想要的。你不是一直望著那個圖案在努力嗎?你到底想要什麼呢?

你不可能滿意的。在追求的過程之中,理想的圖案一直在改變,你還想要更多。如同前面鮮奶變成乳酪,最後的成果是乳酪,可是對這結果你又不滿意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的心一向如此!心本無形,無以名狀,加進一個什麼因緣,心納受之後,整個結構形態就變了樣。

因此,我常常勸居士們要好學,而且最好能夠從問題的根本去學習、探究。否則,六根觸對六塵,觸境紛紛擾擾,令人目不睱給,一不小心欲望生出來,方寸大亂,難免要去酬對、應付,光是償還前塵往事,就耗掉我們一生,何況新的恩愛又生了出來!

你可能想弄明白:什麼是問題的根本?

說到「根本」,它的重要性如何值得探究。經典說:「伐樹不伐根,雖伐猶增長。」砍一棵樹,不從根本截斷,新芽長出來還會再長成一顆大樹。

時光慢慢地挪移,回不到過去,也追不到未來,生命被時間巨輪輾壓、吞噬,終究沈淪在生死大海裡浮沈。

「拔貪不盡根,雖伐還復生。」探究生之根源,才能明白為何我們如此疲於奔命,無止盡的奔跑。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1_1-20:23-22:13

《那先比丘經》釋60──生命樣態的抉擇

◎釋悟因

「王復問:今那先當復於後世生耶?」

蘭彌陀王又問那先:「那先比丘你還會再到後世去投生嗎?」

那先報王言:「用是為問?我前說已,如使我有恩愛者後世當復生,如使我無恩愛者不復生。」

「用是為問?我前說已。」那先回答彌蘭陀王:「這問題我前面已經說了,不用再問。」

「如使我有恩愛者,後世當復生。」如果我們還有恩愛、愛念,這「愛」就會引導我們再投生後世。

「愛」的範圍包含很廣:欲望、貪欲、願望,我想往前走,當然前面的路就在前方等著我們。

「如使我無恩愛者,不復生。」如果我們不再有恩愛、愛念,就沒有前面的路在那兒等著我們,當然,後世也不會再生。

所以什麼是構成我們往下走的因緣?是你自己牽引著自己。這是佛教的理論。佛教理論的建立,以五蘊身心的觀察為基礎,它如何生成、如何滅去,我們從自己的身心就可以檢查得到。

生命存在的樣態,是奔騰的大山大水,抑或是靜止的流水,不同的生命樣態都是我們自身的呈顯,是我們自身的預期、期許,也是我們自己的抉擇。

眾生或人有兩類:一是凡夫,二是聖者。聖者有聲聞聖者及大道心的菩薩聖者,聖者明白自身的抉擇也如法踐行,凡夫如我們,也能如聖者一般抉擇自身的生命樣態。

不過,凡夫能活出怎樣的生命態,是奔騰的大山大水、靜止的流水,抑或是一攤死水,那可沒有定論。

凡夫惟有對自己的熱愛或理想堅持,不離不棄的去執行、完成。否則力量分散、渙散,就這樣過了一生,一生又一生的奔跑著。

生命不是孤島,而是與眾生共存,在那樣的世界,你想建立怎樣的國度,就必需不斷地發願、力行,窮一生、生生世世去追求。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1_1-17:25-20:23

《那先比丘經》釋59──牛奶變成乳酪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你自買湩,停置地自轉成酪,牧牛家當有何過?」這一段在敘述買賣雙方的爭議。

買牛奶的人買了牛奶託放在牧牛家,他自去市場轉了一圈,回來發現牛奶已經變成乳酪。結果就與牧牛家吵了一頓。

旁觀的我們明白,買牛奶的人所爭執的,不是奶或酪那一種更具價值,而是他買的是鮮奶,他只要他的鮮奶。

這裡有一個觀念,「不動」、「不要變動」。以前我的師父常罵我:「你口念無常經,心作有常想。」我們常常把「無常」掛在口邊,心裡卻希望時間是停滯的。

最好世間是永恒的,都不要變動。這是一般人的內在渴望。

你希望你的孩子永遠在你的懷抱裡,小小的。你的私心是不要他長大。

然而,自然的原理,孩子畢竟長大了,他跟你住在一起,他的眼光是看向前方、遠方。身是跟你在一起,心卻不在你這邊。相信嗎?

他的眼光自然的望向遙遠的未來。可是,他的未來你看不到,雖然他是你生的,你生得了他的身體,卻生不了他的思想和眼光。你們是不同的兩個個體。

所以,牛奶變成乳酪,是時間的作用;少女變成少婦,是時間的作用;有一句話很多人會說:「再也回不到從前了。」好像從前種種都是美好的。是嗎?

到底是昨是今非、今是昨非?哪一個對哪一個錯?誰都說不準,可是這裡面有一個約定,以當下的因緣來判斷。

「人生亦譬如是,人今世用是名身作善惡,乃生於後世。今世作善惡者是其本也。」

現在的我,絕對是過去的我,加上一路走來的因緣際會所成就。這一生,能安然的走過,任誰都不容易。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1_1之14:25-17:25

《那先比丘經》釋58──誰陪你走完一輩子

◎釋悟因

我出家前,媽媽常說我一句話:「你怎這麼拗!」

我個性從小執拗,認了理就往死裡鑽。我這個性讓媽媽也是相當為難:「你這個性怎麼說你才好!」後來看看再也改不過來,就說:「將來你哥結婚了,你對嫂子要好一點。父母陪你只有半輩子,嫂嫂卻是陪你一輩子。」

我哥哥大我三歲,嫂子大不了跟我同齡,而媽媽至少大我二、三十歲,當我長大了,她就成為過去式。

母親疼念孩子是終極的關懷,看的是遙遠的未來,那真的是無窮的懸念啊!

可媽媽內心明白,即使窮她一輩子呵護,也不能陪女兒走到最後。

誰陪你走完一輩子?

一個家庭裡面,從孩子的角度來看,父母是最親近的人,可從我媽媽的人生哲思裡面,她讓我明白:是哥哥嫂嫂弟弟姐妹媳婦會跟你走完一輩子,她們才是這輩子你最親近的人。

我那時還小,人生無常的道理豈能明白?當時聽母親這麼說,我就回她:「我要一直跟媽媽在一起!」

母親回答我:「不是這樣的,事情不是你想的這樣。」

「我不管!」

「我的年紀差你一大把,我會比你早走。」

媽媽說的話當時的我根本沒聽懂,年輕的生命怎懂這些!說是個性執拗,倒不如說是沒有看透生命的實相。

「孩子!媽媽不能等你長大,不能陪你一輩子。」

媽媽的話直到自己來到成熟的晚年,也作了人家的長輩,最終明白了一件事:天下的晚輩與長輩的代溝是一條鴻溝,永遠無法跨越。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1_1之12:30-14:25

《那先比丘經》釋57──時間的魔法

◎釋悟因

第六個譬喻,「譬如人持瓶,從牧牛家買乳湩」,湩,讀作ㄉㄨㄥˋ,乳汁的意思。有一個人到牧牛人的家去買牛乳。

「得湩已,復還寄其主言:『我今還』」。買牛乳的人還有事要辦,就把牛乳先寄放著。「不久其人須臾來還取瓶湩,湩以轉作酪。」結果回來要拿牛乳時,牛乳已凝結成酪。於是買牛乳的人就與牧牛人起了衝突。

那買牛乳的人是忘記了時間的變化。

我們常常忘記時間,忘記歲月,忘記人間的變化。
尤其是經歷滄桑的兩個老人,老公公、老婆婆一起坐在庭院乘涼談天。

一個說:年輕的時候你待我如何如何。
一個說:年輕的時候,我是如何如何。

憶起年輕時兩人在花前月下的美好,真的,回到從前,歲月已撫平累累傷痕。可是回到當下,看對方一個不順眼,彷彿當年不愉快的記憶又湧上心頭,又吵了起來。

人們常說:時間能療癒一切。這句話在理論上是對的,時間的魔法能撫平過往。所以當他明白時間是因緣變化的重要因緣,即使看它乳變成酪也能坦然面對;可如果時間定格在某一點,梭巡到這一點,就怎麼都跨越不過去。

人的意念快如閃電,有時在過去,有時在現在、未來。心頭的刺如果沒有徹底拔除,時間的魔法也起不了作用,那根刺總是時不時地跳出來。

有時吵吵鬧鬧啊簡直沒道理。從二十年前開始吵,三十年後繼續吵,到了結婚五十年還可以吵個不休。兩個人碰在一起已經七十年了,如果內心的陰影一直不放下,沒有轉化,本金加利息也是很恐怖的。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1_1之07:46-12:17

《那先比丘經》釋56──生命的狀態

◎釋悟因

「生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就生命的形態來說,是一種外顯的樣貌,別人可以目視,手觸,得知他是方是圓、是高是矮,或者美醜、胖瘦。可是,談到生命的狀態,卻是一言難盡。表面看著是善,而他內在潛藏的,可能混雜惡劣、醜陋。

生命的狀態是生生世世的累積,善惡交疊。今生也許投了好胎,長得貌美,骨子裡的雜質卻是去不掉。前輩子潛藏下來的是是非非,此生成為一種隱性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只在因緣際會之時才顯露,這時難免會讓平時認識的人看傻眼。

這在唯識就稱為業種現行。業識讓生命呈現另一種樣貌,這叫潛力,或叫業力。潛力,有時是善的,有時不一定是善的。

生命的狀態是如此複雜混沌,此生所顯,有的人生來是含著金湯匙出生,有的人很小父母親就不在了,可他靠著努力奮鬥還是挺立起來。所以一個人從生下來,此生究竟會長成怎麼樣的形態?是宿命論嗎?是命定論嗎?是一種偶然嗎?都不是。

有時可以從吃的、穿的來看,有時必須從生命狀態那種很深的內在力量來看。這內在的力量,除了表層的善或惡,還有一種根深柢固看不見的東西,這東西一般人或者忽視,甚至根本不予理會,若時時內省、返照就可能碰觸體會。

那先比丘經說:「生於後世,今世作善惡者是其本也。」

生命,在過去是盡未來際,在未來,除了證真入聖流,也是盡未來際。而那先比丘卻說:後世,「今世是其本」,為何只說「今世」是後世的本源?

因為,探索個人的生命狀態,我們真正可以數算的,也就只有這淺層的前世今生,尤其此生、這一輩子。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1_1之06:09-07:45

《那先比丘經》釋55──求娉女孩的譬喻

◎釋悟因

譬如人以錢娉求人家小女。以後,女長大,他人復更求娉,求女得女以為婦。

前所娉家來自說言:汝反取婦為?

後家言:汝自小時娉女,我自大時娉婦,我何用為嬰汝婦耶?

便相牽詣王前。

這個故事大家看了就知道:

有一位女孩,她在小的時候,某翁家就以錢娉求,讓女孩長大來家作媳婦。結果女孩長大,女孩的家主又接受另一家彩娉,把女兒嫁作他人婦。於是引起兩翁家的爭端。

「王」,在古代是分判是非的官方,現在是告到法院,也就是訴訟。

試問:是女孩小時候的翁家對,還是長大後的翁家對?

這是前後的問題。女孩好像是同一個人,小時候是小女生,然而兩位翁家要娶的,當然是長大後的女孩。

那先言王:如是誰為直者,誰為不直者?
那先比丘就問彌蘭陀王,哪個有道理,哪個沒道理?

王言:前娉家為直。
彌蘭陀王說:前面下娉金的翁家有理。

那先言:王何以知?
那先反問:大王何以知道呢?

王言:是女本小,今稍長大,是故知為直也。是前娉家婦也。
彌蘭陀王說:這位女孩在小時候就被娉了,現在是長大了,還是前面翁家娉的兒媳婦。所以是前面的聘家有道理。

那先言:人生亦譬如是,人今世用是名身作善惡,乃生於後世,今世作善惡者是其本也。
最後那先結論說:人生也是這樣,我們用此身心作善作惡,綿延到後世生,今生是後世善惡業果的本源。

「本」,本源,後後生於前前,生命是怎麼延續過來的?現在是前者的延續,生命如水流,前因後果是切不斷的。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1_1之01:50-06:07

《那先比丘經》釋54──練習修行

◎釋悟因

在世間,有太多的事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有喜歡的,有不喜歡的,怎麼有全部是自己喜歡的呢?也不可能全部是不喜歡的。心裡一直是處在動盪之中。

心裡一直在動盪,這是一種磨練,也是一種修行。

西方有一個人曾經這麼說,當我們坐在河邊,把我們的腳放到水裡面去洗,水一直流過去,你能不能洗第二次的腳?不能。

當我們在看境界的時候,當下現起的永遠就那麼一次情境。也許情境看起來很相似、很熟悉,可是你再看它時,它已經不是同一個了。

唐詩裡有一首詩: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一首詩流傳得很廣。時間拉得比較長,一年,舊地重遊,桃花依舊,而那個曾經見過的人已經不在了。

生命的境遇,可能是自己與自己,可能是自己與他人、他境,會聚的當下就那麼一次機緣,沒有重來,沒有還原。就好像偶爾交會的兩條平行線,就一直是往前走下去。生命亦然,只有一直往前看。

這就是練習修行!面對無常,你了然於心。坦然面對無常,需要堅毅與沈著,更需要精進力,這是生命的靭度。

過往雲煙令人懷念、念人憶往,卻只能放下,不能太難過。這就是練習修行。

文章出處:
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7(第7片光碟)VTS_05_1之18:40—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