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83──生命之源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提到一個問題:「三世以何為本?」過去、現在、未來這時間縱軸的開展是以什麼為根本?「本」這字,是「木」和一個「橫」組成。所以,「本」意思是樹木底下靠近根部的位置,也是樹木比較穩定的地方。「文字」很有意思,就像拆解英文或拉丁文的字源,拆解中文的字,有助於理解這字的意涵。

彌蘭王問那先比丘,「三世的事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其實彌蘭王是在問:生命輪轉三世,這發展的根源是什麼?生命之源為何?那個發展點是從哪裡生出來的呢?

每一棵樹都有根本,溯其根源是樹根,再探其根源,由小樹成長到大樹,原來只是一粒小小的種杍。連一棵樹都有根源,人類的生命也應該有本吧!它的本源在哪裡呢?

上文的這段問題,原經文如下[1]

王復問那先言:「諸以過去事當來事今見在事是三事何所為本者?」

那先回答彌蘭王::「已過去事、當來事、今見在事,愚癡者是其本也。愚癡生即生神,神生身,身生名,名生色,色生六知。」

「諸以過去事」,文中的「諸」,很多的意思。這所有種種的過去、現在、未來諸事,以何為本?源頭在哪裡?

那先比丘的回答其實就是在講「十二因緣」。由於《那先比丘經》翻譯得早,在東晉時期,文詞的表達跟我們認識的十二因緣有點不太一樣。不過它所說的內容是完全相同。

「愚痴是其本也。」生命之源的根本在「愚痴」。

我們現在認識的十二因緣,這生命之源的翻譯是什麼?「無明」。無明又叫愚痴,沒有智慧的意思。這是佛教的特殊語詞。

十二因緣的第一個,梵語:Avidyā,巴利語:avijjā,翻譯為「無明」的較多,翻譯為「愚痴」的較少。愚痴是生命之源。

[1]《那先比丘經》,大正藏第32冊,頁p 711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5_1-18:30-22:03。

《那先比丘經》釋82──眾生

◎釋悟因

在世間,人與人是相互依存的關係,我們不是單獨一個人活在世間。也不可能單獨一個人住在世間。

每一個人的存在,有表有裡,隔著肚皮形成自然的界限,隔開你與我。人與人,一個一個不同的身體,好像是獨立的個體,其實不是的。

在輪迴的生命裡,我們可能活得很長、很久遠,或者個人可能有一些期許,有你的理想目標要完成。不過,生命除了這些之外,更重要的在於你看到生命存在的可貴。

一個很重要的基礎點,「眾生」,芸芸眾生,包括很多人、很多種類的生物、動物,飛禽鳥獸,以及眾生所依存的大自然、器世間,植物、山、河、海、空氣……這些與我們生存在同一個世界的眾生,有情與無情世間,我們怎麼來看待這樣的存在?

世間種種的存在,以及存在的樣態,是我們此生必需珍視、正視的。因為相互依存,形成互動,彼此達到一種和諧與平衡,進而構成宇宙的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所以能久、能遠。反過來說,生生不息能久能遠不是必然的,是很多因緣的成就。看到這些緣起,我們更多的是讚歎與感恩。

「眾生」、「假名」、「施設」,這幾個語詞,大家可以查一查佛光辭典。「假名」,名假,舉例來說,我的名字是假名,借用一個代號,讓別人可以稱呼我。同時,你的名字和我的名字不一樣,這是世間必要的施設,也是一種方便,這樣人們可以藉由「假名」辨識彼此。

活在世間,我們表面上各個不一樣,但是我們彼此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滋潤,形成一個整體。

彼此相依,形成施與被施的關係,有時別人給予我的,可能比我給予別人的還要多;有時施受之間也產生矛盾、隔閡,其間生出了很多的無奈。縱然如此,這裡面也會有很多的福報。這種種的結果都是存在的。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5_1-18:30-22:03。

《那先比丘經》釋81──世間是對等的嗎?

◎釋悟因

我們來人生這一遭可以做很多事。其中最值得做的一件事是「寬恕」、「仁慈」。

有人說:「他對我那麼壞,我為什麼還要對他好呢?」是的,以一般常理來說,那個人對我心跡不良、表現過份,我沒有以牙還牙已經是仁至義盡了。哪裡還需要反過來對他好呢?不過,對於想要修行的人而言,你要告訴自己:「我可以」。

世間本來存在不平等,要去衡量對等關係,立於長遠的生命來說,有時候是沒有辦法衡量、沒有辦法數算的。即使用盡世間的可能以求個對等,都是不可能的。

《那先比丘經》提到「孝於父母」,「父母」是概稱,也包括你的職員、鄰里、朋友……對於自己以外的人,為什麼可以做到「孝」呢?你是盡到自己的本分。做為一個人的本分,你告訴自己:「我可以」。

「於今世好布施,孝於父母」,一定要布施嗎?當然,「布施」是一種美德;一定要把家產全部施捨給別人嗎?隨人所好,但能垂手於人、拉他一把也是布施。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當下的一念心,看他危急,自然的伸手去拉拔。這是隨順自己的本心、善盡自己本分的行為。

「於當來世當得其福」,將來你就可以得到這樣的福報。什麼福報呢?在無盡的輪迴裡,你有一點一滴的善業,付出善業的同時,你是在盡自己的本分,事實上,這是在輪迴中修行,「解脫道」也在這個地方完成。

解脫的梵語「涅槃」,是指貪瞋痴的止息;涅槃另一種說法「無生」,是本心無分別的體現。「無分別」,是超越對等、超越世間,寬恕、仁慈以及世間各種美德,自然法爾於中展現。

所以,善盡本分,你要告訴自己:「我可以」。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5_1-12:00-14:30。

《那先比丘經》釋80──佛法的修學體系

◎釋悟因

世界上人們服膺於佛教,服膺於釋迦牟尼佛,因為他說出了世間的真理:緣起法,佛陀也由於證悟緣起而成為「覺者」。或許大家也認為佛家講「緣起」來度化世人。其實,佛陀更重視「戒定慧」三學的提攜。

「緣起法」是理論,「戒定慧」是實踐。佛家的教導,理論與實踐必需要相輔相成。

而戒定慧三學,也是兩個系統組成:「戒」與「定」是倫理道德、紀律,「慧」是緣起支性的修練。或者三學也可以分成「戒」、「定與慧」兩個系統。無論是前者或後者的分類,總之,實踐法門就是兩組系統:世間與出世間。

戒,是世間安定的基礎。持守戒律,保任家庭、社會、國家乃至大自然的倫理秩序,各安其位,在各自的軌道運轉,不壞世間。這是「共世間」。

共世間的基礎就是「八正道」。

緣起或智慧之門是講「空性」,所學諸法「盡無所著」,則能成就不退菩提。而空性的修學是建立在世間的基礎。不能沒有世間的基礎而來講空性。

在《那先比丘經》提到「人於今世好布施,孝於父母,於當來世當得其福。」樂於布施,是你有能力布施,儘管只是給對方一個微笑,也是你有這個能量散播。

所以,布施的時候先告訴自己,「你可以布施。」布施的基礎在哪裡?不是別人要求我,而是自己很高興可以布施,有能力施予。這是自信,也是對生命的態度。

《那先比丘經》提到「泥洹道」,這是出世間的涅槃、解脫。從世間轉入出世間,又從哪裡開始呢?從「四不壞信」開始,信、自信,信戒、信佛、信法、信僧。信自性三寶。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5_1-08:56-11:55。

《那先比丘經》釋79──孝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說:「孝於父母,於當來世當得其福。」意思是說,孝順父母將來可以得福。

「孝」,這個字,世界上各個民族都有。什麼叫「孝」呢?中國的《說文解字》說:善事父母之謂孝,並且教導人們說,「孝」是人生下來第一個要學習的字。

我們以為我們要讀多少書、認識多少世界才是學習呢?其實人從出生以來,首先接觸的是父母,然後才接觸家庭、鄰里、朋友,逐漸的再擴大到全世界。

父母給與子女的,不論時間長短、親情濃淡,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終究是我們與世界最初的連結,生命世界的網絡也由此開展、擴大。

如果說「孝」是善事父母,毋寧說「孝」是對父母給予的生命基石所作的禮敬。

中國談論「孝道」,說「孝」的方式有大孝、小孝。古來甚且有說,「孝」有家庭、父母的孝,有家國、君臣的孝。而在佛家的菩薩戒則說:「孝名為戒。」菩薩戒提倡的「孝」是要孝順誰?孝順父母、孝順師長、孝順佛陀。

我們要怎麼孝順佛陀呢?佛陀是我們修行的典範,佛陀慈憫眾生、拔濟眾生,我們也發願要像佛陀一樣,慈憫眾生、拔濟眾生,隨佛所學、行佛所行。

一般人講「孝」,似乎只著重在與父母的關係。其實,我們立於天地之間,人倫往來,相互增上、相互提攜,利人利己,這是我們生存在世間的意義。

所以,建立自己活在世間的價值,善事自己這份初心。盡孝,就從「人倫」開始學起。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5_1-06:05-08:56。

《那先比丘經》釋78──所謂「久遠」這一回事

◎釋悟因

王復問那先:「審為有久否?」那先言:「或有久,或無有久。」王復言:「何等為有久?何等為無有久?那先言:「其得道泥洹者,為無久,未得道、當復更死生者,為有久。」

「時間」,到底有沒有久遠?這裡「久遠」,不是在問生命的長遠;而是在問生命輪迴是否有長遠。

經文「審」這個字,是副詞的用法,意思是「確實」。確實有長遠生命的流轉嗎?那先回答:「或有久,或無有久。」有的人是這樣長遠不斷地流轉輪迴,有的人是可以了斷,沒有久遠這一回事。

什麼人可以了斷、什麼人不能了斷而長遠生死流轉呢?那先回答:「得道泥洹者為無久」,「泥洹」,是音譯,華文譯為涅槃。也就是得道果、證涅槃的人,他們已了生死、不再輪迴;而沒有得道的人,就會再次經歷生死,繼續長遠的生死輪迴。

「久遠」,隨著思惟綿延不斷,隨著業力的酬報不由自主的走下去。「為有久」,這就有了「久遠」這回事,「當復更死生」,自然而然的就一再生死流轉,無法跳脫。

既然輪迴久遠,那麼,人要怎麼過活、採取怎樣的態度來生活才好呢?那先言:「人於今世好布施、孝於父母,於當來世當得其福。」人活著最好多行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或是財富的布施,或是智慧的布施,一方面,這是個人對自己生命的表達,一方面,這是善舉、有益於人,可以建立良好的關係。儘管久遠,也不枉費這一生。

即使生死已了的人,他們也是樂於為善、歡喜布施。因為,生命活著,每個人必然要選擇自己表達生命的方式。

布施,而能三輪體空;或者,布施而求功德,二者都是布施。只是求功德者會有報償、有久遠事。然而有「久遠」事又怎樣呢?受報的當下會患得患失、苦受跟隨。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5_1-01:08-06:05。

《那先比丘經》釋77──時間是什麼樣子

◎釋悟因

過去、現在、未來,稱為三世,是時間流的概念。但是「時間」是什麼樣子?是一個絕對值的存在嗎?不是,那不是佛家的語言。

時間不是絕對值的存在。時間,只在我們在論斷某一件事,為什麼現在是這樣的情況,追溯過去是什麼而產生這樣的影響力,在就事論事時,三世是推衍性的存在。

佛法講「業因業果」。業有善惡,這就存在著業的影響力,從而衍生酬業、業果報償,這就是未來世。即使業力微弱,也有潛行的力量,這影響力繼續前行,就形成三世的時間流。

證得涅槃的人,看一切事情是空性,他沒有愛惡、貪瞋,生死已了,不再造業。在他證悟的當下,生死輪迴的鎖鏈斷了。剎那間,好像是進入另一個時空軌道。

所謂三世輪迴,對他來說已經不存在。如同在《那先比丘經》,那先比丘回答彌蘭陀王的問題「何等為久者?」,那先回答:「現在事為無有久」,現在、當下,不存在久不久遠的問題。

曾經有一位老人向禪師請法,老人說自己曾經講錯一句話,有人問他:「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他說「不落因果」。因這話讓人誤以為世上沒有因果,就五百世受狐身果報。老人請禪師給一句轉語讓他解脫狐身。禪師答應,老者就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禪師回答:「不昧因果」。老人就合掌而退。第二天禪師領眾到後山找到一隻死狐狸,就埋了狐狸。

對修行人而言,他可以修練不再有來世,就是看一切事情是空性、正知正見,如果當下能了,也就不會衍生未來酬業的問題。

因果與三世,是一種動態的緣起。有業就有業果,就有現在、過去、未來。有過去世、未來世,這才有久遠的問題。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4_1-15:10-21:40。

《那先比丘經》釋76──什麼是「生死」?什麼是「生死已了」?

◎釋悟因

有時,我們內心疑惑:為什麼我這輩子是這樣的?為什麼我出生在這裡?或者,看那個人越看越不順眼,好像曾經看過,很面熟。這些生命探索,是從異熟果、異熟因的脈絡來說。

「人」很能沈思,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流,他總是會思惟:為什麼我有這樣的遭遇呢?當追溯此生不得,不禁望向過去,是過去這一生,還是過去二生、三生,或者遙遠的過去,我曾經做過什麼?

過去世肯定存在過,然而,他也明白,過去已消逝無蹤,無從追溯。

河裡的水流動著,不斷地沖刷河裡的大小石塊,水一直流,它的時間在哪裡?不,不論大石塊、小石塊,都不問這問題。然而無情世界也有三世,也有因緣變化。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禪宗五祖傳法給六祖的偈頌,就在說明有情與無情的差別,有情在因地下種就有「果」,若異熟果就有果報身,也就是此身。

值得注意的是,果報身是無記,沒有善、沒有惡。可是,當此身開始造作身語意業的種種行為,那絕對要論善惡。

善惡業就是下種,蔓延無邊生死。也就是說,此生結束轉投下一生。至於轉生到哪一道,畜生道、鬼道、天道、人道,或者阿修羅、地獄,六道都有可能。於是時間流來到下一世,或者遙遠的來生。

有人說,某某法師很有修行,他這一輩子生死已了、大徹大悟,不再造業。可是,我們會問:他的過去還有宿業,宿業未了,要不要扛著這些宿業到下一階段去投胎呢?

「生死已了」,意即不再造業、不再下種,「無性亦無生」。

如同《那先比丘經》所說「見在事為無有久。」只有當下,當下即永恆。這位大徹大悟的法師,他什麼東西不見了?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4_1-10:15-15:01。

《那先比丘經》釋75──什麼是久遠事?

◎釋悟因

第四十則,什麼是久遠事?

《那先比丘經》王復問那先:「何等為久者?」那先言:「以過去事為久,當來事亦為久,見在事為無有久。」

這裡的文字看起來很簡單,其實,義理很不簡單。

「以過去事為久」,什麼是「久」,時間久遠。

時間,如流水一直嘩啦啦的流逝。生命不就是從我們的每一念、每一剎那、分分秒秒累積出來的?你說你現在八十歲,豈不是從小一丁點大然後一天一天地累積了八十年?

一年的時間也是這樣,一分一秒地累積了三百六十五天。

所以,王問:什麼是「久」?那先回答:「過去事為久。」由於過去的累積就覺得很長遠。「當來事亦為久」,「當來」,就是將來、未來。未來有多長呢?也是不斷地累積,長時累積也就很久遠。「見在事為無有久」,現在,是停不住,你說現在的時候,現在已經成為過去。

過去、現在、未來,是我們常常講的「三世」。其實,過、現、未三世,是從現在說起。當我們在說現在的時候,如果沒有過去怎麼會有現在呢?當我們說現在的時候,如果沒有未來怎麼會有現在呢?

所以,在整個時間流裡,說「久」或「不久」並沒有定論,要看你當下站的立場是哪裡?

如果從一輩子來說,從小時候到現在,那就很久。古人有活到一百二十步的彭祖,很古老的年紀。如果談到生生世世的輪迴,那更是見不到前際、後際。過去世是久遠的以前;未來世是久遠的未來,都是無邊無際的久遠。

其實,三世是一個概念。我們的身心從小到大不斷地變化,從現在看過去,過去曾經存在,然而,它現在還在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八十年,過去久遠的歲月,被時間輪碾壓了無餘痕,只留存在我們的記憶裡。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4_1-06:00-10:13。

《那先比丘經》釋74──生命的養分,四食:麤摶食、觸食、思食、識食

◎釋悟因

我們現在的身心,一種生命存在的狀況,事實上,它是不分色法或心法的。只是色法如果衰敗,它就得留在世間。色法是世間的,最終它必需回歸世間。

生命這有機體;它存在一種必然的的內在與外在的互動循環。

人的生命,喝水、吃飯、飲食,或者愉悅的心情,這些都是身與心的營養;包括我們做善事,對別人的善心支持、協助,內心由然產生喜悅,這種喜悅也是我們身心的營養。

營養素不斷地在滋養我們的有機體。

這個滋養我們身心的食物,依佛教的理論來說有四種:麤摶食、觸食、思食、識食。
喝水、飲食,這叫「摶食」,需要用手抓取來吃。

「觸食」,舉凡與身體有所接觸,例如洗澡,用水淋浴身體,身心會感到愉悅;冬天氣候寒冷,洗個熱水澡去除體寒,也是一件愉悅的事。乃至微細的接觸如呼吸,吸取足夠的氧氣,使得體內細胞充滿活力,流轉順暢,這都是身心的滋養,叫做「觸食」。

「思食」,是心靈養分的攝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閱讀,讀一本新書,與作者對話吸收新知、開拓視野。或者,去做一些平常很想做,或者年輕時一直沒有時間去做的事,完成心願,讓心靈得到滿足,這是「思食」。

今天我們寫經、助人,心裡都是愉悅的。寫經、抄經,即便字寫得很醜,寫了之後回看一下,心裡還是愉悅的。這意味著什麼?我活著,我可以寫經,我有書寫的能力。

我還可以去運動,隨心所欲,不用麻煩別人;如果我可以工作,有能力付出,除了賺一份薪水,還感覺到自己有用,這種有用的存在感,也是「思食」的滋養、養分。

有一位先生在家裡幫太太洗碗,結果他手會抖把碗打破,就難過不洗碗了。太太安慰他:「家裡碗很多,多打破幾個不打緊。」這什麼話呢?原來,老太太曾經告訴我說:「兒女在外難得回家,就想煮一餐全家吃,結果餐具在櫥櫃的底層,是蹲下去爬不起來。」

高齡化的社會,有高齡化社會的生活型態。你說,孩子怎不回家來侍奉?其實,兒女有兒女的天地,如果兒女只為侍奉兩老而待在家裡,我想你也會難過不安的。

最後談到「識食」,這是生命的存在欲,想要繼續活下去的生命之源。識食之欲一直存在著,只是身體健康的時候不感覺到它的存在,大概只有在生大病、色身危脆,明顯地與死神拼博時,比較能被體會。

我們與世間的連結,「識食」是最後的,也是最初的一道連結。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4_1-01:0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