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饗宴】菴摩羅果世無雙

在佛陀時代菴摩羅果是稀有的水果,用難得的水果供養是世無雙,是第一供養,無法比擬,真正的第一供養是什麼呢?且聽法師開示…

阿育王統一全印度,領土比現今的印度還要大,晚年時卻大權難握,某日將一顆菴摩羅果留下,直至只剩半顆,他問旁人:「國家誰能作主?」旁人曰:「國王您啊!」阿育王說:「我能作主的只剩這半顆菴摩羅果,這是我最後的供養,幫我送到雞園寺,告知住持法師,這是我最後的供養。」住持法師說:「我知道當今的國王大權難握,他唯一能作主的只有半顆菴摩羅果。」於是將果肉煮成湯供養所有僧眾喝,籽則留下來建塔,所有出家人都接受了阿育王最後供養。

阿育王統一印度後對佛教影響很大,建造八萬四千座佛塔,且同時完成,阿育王前輩子用一把沙供養佛陀,功德很大,發願在有人的地方都要建舍利佛塔,便號令印度所有土地龍神各自回去建置佛塔,並約定在某日正中午,看見太陽隻手遮天時,同時放入佛舍利。

叱吒風雲阿育王,晚年卻只剩半顆菴摩羅果,內心不僅感慨,人生最後一刻病重躺在床上,再問旁人:「這世間誰得自在?」旁人曰:「這世間真正得自在的是佛陀。」阿育王聽聞後隨即起坐,環顧四方,說:「我所屬領地除庫藏之外,四海一切大地皆供養三寶,再加上以往所做功德,迴向願我來世心得自在,速成正果。」上輩子雖以沙供養迴向將來要做轉輪聖王,但最後一刻阿育王才了解真正的自在,是我們的這一顆心。無論遇老、病、死,再也不會恐懼、害怕、抱怨、疑惑,才是真正的自在。

阿育王對佛教貢獻很大,佛教原來只在恆河兩岸地域性的宗教,他讓佛教走出印度之外,變成世界性,甚至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今日我們在此領受佛法要感謝阿育王及建佛塔眾土地龍神,還有世世代代以來千千萬萬的法師及居士為佛法永住世間所做的努力。如同各位居士對紫竹林精舍臨地1289地號成為三寶地的付出與努力,出錢出力,8/11辦園遊會等,就像菴摩羅果世無雙的供養,是第一供養。

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相信土地龍神、護法龍天會護佑,就算只剩半顆菴摩羅果,也要盡力報佛恩,讓更多的人得到佛法的幫助,得到生命改善的機會。紫竹林精舍是大家心靈的家,大門永遠敞開,當您疲倦了,歡迎您隨時回來。

※本文整理自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108年盂蘭盆報恩法會開示主題「菴摩羅果世無雙」
092_instruction_cover

紫竹林精舍榮獲 「高雄市107年度宗教團體興辦公益或慈善事業績優獎」

高雄市政府108年9月3日、4日舉辦「高雄市107年度宗教團體興辦公益或慈善事業績優表揚大會暨觀摩聯誼活動」,共有122個宗教團體獲績優獎。獲獎的宗教績優團體,發揮「愛與包容」的力量,是社會穩定的可貴力量。

紫竹林精舍推展終身教育課程、校園生命教育課程、兒童品德教育、親子家庭生活教育,建立社會風氣及強化家庭功能。舉辦長者樂齡學堂、婦女身心靈人文講座、禪修念佛舒壓課程,參與的民眾活出生命陽光力。並推展「志願服務法」以培育教育志工關懷社會,展現公益行善力。

民國79年至今,紫竹林精舍每年榮獲高雄市政府、教育部、內政部各項獎勵,是社會大眾、政府機關高度肯定。宗教團體是台灣的友善表徵,傳播樂衷助人的人文素養,發揮公益慈善的良善循環。

S__15548469 S__1554847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官員等人現勘「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典藏之古文獻

茲有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典藏「華人地區佛教期刊收藏」、「《菩提樹》雜誌及其照片收藏」呈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辦理之登錄「臺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此二案初審通過,故今108年8月19日早上10:30計有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官員及五位審查委員: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王嵩山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謝國興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張珣教授、前國史館編纂主任候坤宏教授、中正大學歷史系蘇全正助理教授及四位官員特別由北部及中部來到嘉義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現勘原件及複審現場資料。

與會審查委員,讚歎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保存了臺灣佛教史的珍貴文獻並將它數位化。就《菩提樹雜誌》444期(1952年至1989年),當時編輯畫刊典藏之台灣佛教史老照片原件有14,000張以上,另外「華人地區佛教期刊收藏」所典藏的時間為1925年至1991年在臺灣、中國、港澳、新加坡、檳城、仰光、日本等各地發行的期刊原件,計有1500冊以上,這批華人期刊是很重要的佛教研究文獻,與會委員很歡喜及訝異香光竟然能典藏這麼珍貴的期刊文獻資料,更期許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可以成為未來華文佛教期刊典藏與研究的重鎮,為臺灣佛教史留下保貴的研究資料。會議在中午12:30結束,用餐之後與會委員並參觀圖書館及觀音殿,為今日的審查會議畫下句點。

489701 489702 489703 489704

香光108年「禪修經論研習營」課程報導──禪修經論研習營圓滿結束 持續走在苦滅的八正道上

香光108年「禪修經論研習營」7月20日至7月23日於桃園香光山寺舉行,為期三天,主題為【八正道:趣向苦滅的道路】,有全台各地一百多位學員頂著溽暑,以堅定求法之心,為了瞭解「如何滅苦」而來。

研習營在恭誦《佛說八正道經》中開啟了序幕。見杰法師引導學員由此刻時光推移,憶念生命歷程的事件、影像、話語,將之捕捉記錄下來,再請小組成員共同分享這些生命難題或幸事。進一步剖析這些生命事件的苦、苦因及苦滅——討論中,讓學員們瞥見了生命苦的本質,藉此巧妙帶出菩提比丘所著的《八正道》第一章:滅苦之道。

研習課程中,見寰法師帶領進入八正道的第一支「正見」。正見提供修行的眼界,瞭解修行的起始點、目的地,為八正道的先驅及其他道支的引導,並透過心智圖介紹世間正見與出世間正見,了知四聖諦與八正道不可分的關係。也有實際體驗的課程設計,帶領學員從吃小蕃茄開始,讓學員們了解正念就是活在當下,既不戀前也不攀後,且能清楚覺察;而後法師一一講解如何透過隨觀身受心法培育正念,趨向善趣。

見杰法師帶領,以之前所寫下的生命事件為題,討論苦及苦因,由於進行方式類似桌遊,學員們都感到非常新鮮討論熱烈。亦有透過影片,從挪威探險家阿蒙森二十哩行軍哲學:南極啟示錄的故事,讓各組學員從中討論在正見、正思維……等道支上如何展現,並說明各道支互相作用的關係。並介紹「正定」的內容,並提供許多《清淨道論》補充資料,讓大家了解鎮伏五蓋、禪修時的障礙與處置、平衡五根、十種安止善巧、禪相的現起、入禪方法與歷程等。

見晉法師介紹「正思維」及「正精進」,心的意向是思維,「有正見但無正思維,亦無法化為行動力」,並以佛陀時代及現代真實故事,讓學員了解離欲、無瞋、無害的正思維,學員在過程中不斷反思「心之傾向」;亦帶領大家實際體驗對治瞋的方法「慈心觀」。在「正精進」課程中,以一位修安忍的長老捨惡修善的故事為例統整四正勤,勉勵大家「只要你願意做,就有一次的成功,而不要去看九十九次的失敗」!

見熙法師則是透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法、個人正面成功的實例分享等討論方式來了解「正語、正業、正命」。

課程中並安排「綠林賞風」,在微風綠樹環繞、湖光相映的草地上身心舒展,覺察身心現象的變化。而後,法師再引導我們透過眼根遠眺,試著對當下經驗保持覺知。在一天的開始,啟動了醒覺的心,清新透朗。亦有用身心量覺的方法帶領大家透過直接的動態身體覺察,開發身體的潛能,降低身體不適。在孟茜老師的帶領下,一個禮佛的動作成為靜心與自然舒展的練習,放鬆身心。

研習課程的尾聲,是由見寰法師帶領大家進入「智慧的修煉」,說明「定」不足以解脫,須透過觀智達到究竟涅槃。法師以圖示及有趣故事介紹破無明的方法:五取蘊及六入處、直觀空性,令人印象深刻。見杰法師帶領大家再次共讀整理菩提比丘八正道內容重點,各組同學們分享報告,再次複習八正道。

在四天三夜的研習課程中,學員們共同完成了對八正道的探討,也深刻體認所需的一切就在腳下,從修正觀點、澄淨意念到身、語、意的落實。就如香光山寺監院見竺法師的開示勉勵:要將八正道帶到日常生活,期許大家在法的路上「開步走、持續行」,朝著八正道前進!

1080720(01) 1080720(02) 1080720(03) 1080721(01) 1080721(02) 1080721(21) 1080721(22) 1080721(23) 1080722(0) 1080722(1) 1080722(2) 1080723(1)

7/25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參訪香光山

108年7月25日「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一行60餘人參訪香光山,參訪的見面禮首先由小朋友獻唱歡迎。方丈悟因長老尼致詞歡迎,並致贈「佛在人間」佛足匾,表彰總會聯合教界步佛足跡,由主席淨耀法師、黃書瑋及秘書長覺培法師代表接受,淨耀法師代表致詞感謝。

悟因長老尼表示,大家理念一致,相互交流難得,除了禪修與弘法事業外,也要考量未來寺院平台的安頓、佛學院招生等問題,須共同努力克服,並能針對人間佛教主題共同交流。

大眾在寺院中品茗,享受「滋養的香光靜好」,輕鬆收攝身心。參觀「香光尼僧團志業的啟動與現況展覽」,並由法師介紹香光尼僧團推展教育、弘化、人文志業的本願與現況。

一行人於午後結束參訪,與會者深覺半日的參訪「香光山」,挖到很多好寶,讚嘆這裡是修學佛法的好寶地。

香光108智慧青年營活動報導

匯集108條智慧青年的歡笑聲,這一個營隊,就是要不一樣!

7/4-7/7,香光108智慧青年營在位於阿里山山腳下的香光寺舉辦,今年的智慧青年營很不一樣,從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情節,開展出佛教的實境解謎,及貫穿整個營隊,充滿宗教情感的百八三昧,成功結合古剎特色及梵唄影音效果,塑造耳目一新的智慧青年營。

報到安單後,首先是開營「有緣千里 自在香光」,恭請營隊總指導,也是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為學員提攜,並介紹營隊人事,遠在外地求學的營主任見鐻法師特地回到台灣參與。開營後由見澧法師進行「摩拳擦掌」,介紹善財童子第十五參法寶髻長者,從長者的回向功德說起,帶到「青銀共住」觀念,讓學員透過入厝、訂立規約等動力遊戲,建立小組黙契,為實境遊戲做熱身。

營隊早晚安排「百八三昧」共修,不同以往早晚課的內容,由營主任也是香光莊嚴雜誌主編見鐻法師策畫,穿插法師們說生命故事,及香光佛教梵唄經典系列,著實體驗梵唱之美,無論男女學員,都震攝於拜佛念佛的音聲中,尤其最後一堂「百八三昧」,隨文做觀大回向文時,無不真情流露,發露回向。

實境遊戲也是營隊重頭戲,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由文殊菩薩的提點而開始尋訪善知識之旅,途中得見以大悲心,平等化度一切眾生的觀音菩薩,或現廣大寶樓閣的彌勒菩薩,及大行願行的普賢菩薩。實境遊戲便設計在香光寺的大殿、彌勒殿及觀音殿進行,藉由境教及解謎題目,讓學員薰習參訪善知識的學習及重要,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營隊課程之一,由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以「生命中的貴人」為題,讓學員思考定義什麼是貴人?貴人在哪裡?回想自己遇過的貴人?貴人是善知識,也是良師益友。最後並提攜發願當自己生命中的貴人,也願當別人生命的貴人。

另一堂課程名「助人最快樂」,授課者為見蔚法師,見蔚法師本身為資深臨終關懷宗教師,目前服務於嘉義長庚醫院,亦於長庚科技大學任教。見蔚法師說,人性沒有SOP,透過人性化的照顧,陪伴病患人生最後一程。每一個真實的案例,都可以體會病患在面對死亡威脅時的情緒、疼痛或無奈,能看到背後真正的需求,盡量讓他們沒有遺憾的離去。法師最後以能付出是福氣來結語,讓我們學習到「助人最快樂」的真正精神。

見可法師的課程,主題是「樹根的故事」。欣賞影片「豆苗的成長」,生命要先往谷底走,再往上爬,說明任何生命都是動態的。這一堂課的重點是普賢十大願的第九願恆順眾生,核心的精神是無我及利他的。見可法師最後以「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也。」來勉勵大家,要常保誠懇、好學、可群可獨的心。

「倒立看世界」的田晉瑜,大家叫他「哈利」,分享的是築夢者舞團從零到有的奮鬥過程。哈利出自書香門第的家庭,因為喜歡的女生而開始學習街舞,雖然追求沒有成功,卻愛上街舞。築夢的過程中,惡劣的練舞環境、不被看好的未來、團員一一的離去,都沒有打退哈利,決定以成績來說話,最後不僅登上國際舞台,前後得到八次世界冠軍,成為台灣最優異成績的街舞團體。哈利「剩」者為王的精神,及幽默風趣的分享,讓大家留下振奮的印象。

Line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許沛晴老師是紀錄片導演,也是教育部數位機會中心講師,平日沛晴老師上山下海,到偏鄉教育婦女孩童數位應用,這次以五感元素與心連結,透過〈創意x手做x數位〉的方式,引導學員生活觀察及美感體驗,以「畫自己」來完成創意的Line貼圖作品。

營隊期間,適逢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八十大壽,全體學員於當日午齋時,一起為長老尼獻唱慶壽,各小組並送上生日禮物,營隊籌備組設計創意呈現兌換卷,將慶生的歡樂延續到結營呈現。當日課程外聘師資哈利也帶領築夢者街舞團,為慶壽壓軸演出。以教育為志的悟因長老尼,看到青年歡喜學佛,欣喜的露出笑容。

活動尾聲「圓滿緣滿」,各組使出渾身解術,將創意呈現兌換成一幕幕的歡笑聲,是句點,也是驚嘆號!最後的頒獎將氣氛帶到最高點,雖然人人有獎,但是最後的好漢獎,落在最佳組合的第一組時,全場歡聲雷動!看到團體合作的力量,自他增益!

離情依依,短短四天,組員間建立了默契跟友誼,此刻拿著手機,把握最後時間留下彼此的樣貌,引禮法師也被同學們競相邀請合照,留下在香光寺最美麗的畫面。最後,法師齊聚在彌勒殿,一一送上貼心點心,並揮手送別,直到遊覽車開出山門,緣滿香光108智慧青年營。

是結束也是開始,法師們用心的安排,莫不是希望智慧青年們,將佛法帶回去生活中運用,期待再見時,我們都不一樣了!

108youth_06

108youth_07

108youth_08

108youth_09

108youth_10

108youth_11

108youth_01

108youth_02

108youth_03

108youth_04

108youth_05

專注力全國教師研習營 悟因法師開示回到當下

(嘉義訊)為期三天的108年專注力精進全國教師研習營已於7月28日結營,來自全國130多名教師聆聽香光尼眾佛學院長悟因法師專題演講,悟因法師以佛法的角度,開示專注力就是「覺知不住,回到當下。」

在嘉義縣竹崎鄉香光寺舉行的專注力教師研習營,三天來透過精神醫學、心理學、瑜珈、音樂、禪繞畫、慈心靜坐、感恩練習、薩提爾模式應用等進行12場研討,除了來自全台各地的教師外,還有離島的澎湖、加拿大雙語教師跨海來台參加。

在香光寺掛單的教師們,活動最終日仍起個大早,清晨由香光尼僧團人文志業副都監暨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長自衍法師帶領學員至後山「專注力的踐行」,透過一步一步行走,覺知當下自己的每一個心念。

最終日上午由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董事長暨香光尼眾佛學院長悟因法師演講「實踐美心:提起與放下」。悟因法師以今年香光寺法語「美心最吉祥」,要學員回到心、回到覺知、回到當下。法師更以呼吸、吃飯、在溪流裡洗腳為例,教導學員「不住」的道理,並以孔子對流水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以及「刻舟求劍」等故事,讓學員了解「覺知不住,回到當下」的道理。

悟因法師表示,《楞嚴經》裡有個故事,波斯匿王年老的時候,告訴佛陀,自己頭髮白了、老了,而恆河的水還是照樣流,這也是一種覺知。中國古代祖師大德僧肇法師說「觸事即真,體之即神」,修行就是透過佛法體驗,專注力就是「覺知不住,回到當下。」

接著,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精神科主任楊志賢,從心理健康角度看專注力。他說,影響注意力的身心狀態包括:自閉、過動、注意力不足、思覺失調、鬱、躁、廣泛性焦慮、強迫、恐慌、畏懼、心身症等。

楊志賢醫師表示,專注的效益,就如同《大學》所言:「知止而後有定(志有定向),定而後能靜(心不妄動)、靜而後能安(隨遇而安),安而後能慮(思慮精詳),慮而後能得(感悟所止),他並以「放下、放慢、放鬆」等口訣及實作,教導學員「生理回饋的放鬆練習」。

香光尼僧團教育志業副都監暨香光尼眾佛學院副院長見可法師在「慈心與回向」研習中表示,「慈,就是與樂;悲,就是拔苦。」慈,是沒有擁有的欲望,清楚知道在勝義中,沒有所有物與擁有者;是無私地擁抱一切有情、擁抱一切眾生,像是安慰病人的那溫柔又堅實的手。

見可法師以「夢中佛事,水月道場」揭示回向的意義為:回小向大、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有向空的廣大心量,如同播種、傳燈一樣,散播希望與光明,她期勉學員「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將一份善心擴大,有願就會有緣,希望慈心永遠相伴你我。

最後,由前嘉義市副市長李錫津主持「邁向專注力之旅」,除了邀請各組分享心得與建言外,也請來自澎湖、加拿大的教師上台發表感言;最後由悟因法師頒發研習證書,許多學員相約「明年再來」!

※更多108專注力精進香光教師營訊息,請參閱香光教師講堂BLOG香光教師講堂FB

089_news3v3_cover

IMG00207

IMG_8124

IMG00850

IMG_8184

IMG00020

IMG_8100

IMG00508

IMG00833

IMG00638

IMG00251

IMG00317v2

IMG00093v2

薩提爾瑜珈禪繞畫 全國教師研習專注力

(嘉義訊)「教師在課堂上遇到困難,應該如何因應?」108年專注力精進全國教師研習營,今天進行第二天課程,由高雄市教師工會組群教師引導,以薩提爾模式運用在師生之間的專注溝通,引導師生接納自己、專注當下、好奇未來。

在嘉義縣竹崎鄉香光寺舉行的全國教師專注力研習營,學員們今天起個大早,在婉轉的鳥鳴聲中,由香光尼僧團行政中心副都監自範法師引導「慈心靜坐」。法師以許瑞云醫師昨天所教導的能量運動做為暖身,接著以守門員的比喻,引導學員們觀察呼吸,期勉學員一日八次,每次一分鐘慈心靜坐,讓自己充正能量。

早餐後由香光尼僧團教育志業副都監暨香光尼眾佛學院副院長見可法師指導「感恩練習」。見可法師以打開心窗、選擇感恩主題、回饋行動等三個主題帶領學員進行感恩練習。她帶領學員合唱一行禪師創作的歌《Breathing In ,Breathing Out》,接著指導學員帶著愛的能量,一一感謝身體各部位,最後以四人一組輪流帶領感恩。見可法師引導學員關照感恩的因緣,以開放的心接納所有,專注於當下,在寬廣的時空中,內在的慈悲與智慧自然流露。

薩提爾課程群組老師帶領學員以身、心、大腦,體驗知、情、意,並分別以「討好」、「指責」、「超理智」與「打岔」等四種溝通姿態,探討溝通姿態的種子,並複製原家系統溝通姿態至師生關係。擔任教師群的新北市林口區衛生所主任葉琬喻表示,「溝通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她表示,除了四種求存活的溝通姿態以外,還有「一致性」的選擇,也就是覺察、接納和開放的存在狀態,同時覺察自己、他人、情境,沒有任何一方被忽略。

教師群之一的馬向忠以自己與學生的互動及姿態雕塑為例,表示一致性是專注力的資源,是自己內在的真實體現,可以接納自己與學生的無力、專注當下、好奇未來。

下午課程先由瑜珈老師陳貞琴教導學員如何釋放身體的壓力。之後由高雄紫竹林精舍監院暨香光志願服務隊召集人自晟法師分享「專注力與美心」。自晟法師表示,「心美看事情就美」,有專注力的人,懂得不受內在、外在的干擾。專注的力量就是用平靜的心,面對不平靜的事。她同時也以影片指導學員修練「山瑜伽」,想像自己是一座山,寫下當下的感覺,以及最想送給自己的一句話。

自晟法師指出,專注力是生命力,連結自己的內在,與他人作接觸,在情境中改變,轉起閃亮的美心。心的力量有散亂與聚焦,當干擾發生,可透過覺知、承認,在一分鐘內穩定內在,接觸他人、情境,轉起美心。

禪繞畫教師汪素娥以「禪繞畫與專注力」為題, 教導學員禪繞畫,並透過案例分享介紹專注力體驗,同時進行作品欣賞。她說,專注力的養成,在於對完整的渴求心、重複中的安全感、練習後的成就感;而提高專注力,只是一次一筆的畫、專注的畫。

晚上由香光尼眾佛學院意象教學法教師見參法師以「流水一生──因緣際會」為題進行意象教學專題講座。會中分別透過印順導師的「因緣」文章、與古典音樂對話,對照教師在職場上所面對的各種煩惱、現象等,撞擊生命要活得健康,就要停止執取、看清楚、轉念面對一切的發生。

第二日的專注力精進全國教師研習營,在見參法師的「放下執取」,體驗放下「想」──不執過去、不執未來的遊戲中,結束一日豐盛的專注力學習之旅!

※更多108專注力精進香光教師營訊息,請參閱香光教師講堂BLOG香光教師講堂FB

1080727_13

1080727_14

1080727_15

1080727_00

1080727_01

1080727_02

1080727_03

1080727_07

1080727_08

1080727_10

1080727_11

1080727_12

全國教師學習正念 吃葡萄乾體會五感

(嘉義訊)108年專注力精進全國教師研習營,今天在嘉義縣竹崎鄉香光寺舉行3天,來自全台130多名教師參加,在臨床心理師的帶領下,透過正念呼吸、正念吃葡萄乾等方式,體會五種感官的專注,藉此提升、精進專注力。

由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主辦,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視覺藝術系、香光寺協辦的全國教師專注力研習營,今天禮請花蓮慈濟醫院高齡暨社區醫學部副主任許瑞云、台灣正念發展協會理事石世明、中正大學助理教授許秋田、音樂心靈推廣協會執行長梁庭等人授課。

許瑞云以「身與心專注力之培育」進行專題演講,她以臨床經驗指出,「只要懂得孩子,孩子就會變好」。每個人有自己的天賦,「孩子不是壞,只是壓力大!」只要孩子有興趣,自然會活出光和亮。

許瑞云期勉教師、家長支持孩子的夢想,遠比期待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更重要。她說,拿掉貼在孩子身上的標籤,帶著愛與支持,支持孩子發展出最好的自己,就可以讓彼此輕鬆活在當下。

她也以常見的飲食習慣、長期服用過動藥物的孩子以蔬食治療後的差別為例,傳授「覺知飲食」,並以走路練習,教導如何把「氣」引到腳底,以及「金雞獨立」等方法來對治孩子的散漫心。

石世明分享「正念專注力發展之教學」,以傳遞杯子、氣球手臂遊戲,引導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感覺。他說,「正念」不等於正向思考。心要回到當下並不容易。我們的心經常交給自動導航(慣性),而正念就是覺察,在每一時刻與自己的感受與經驗接觸。

他以美國正念中心(CFM)創辦人卡巴金(Dr. Jon Kabat Zinn)教授的名言「正念是刻意地將注意力放在當下,對於一刻接著一刻所顯露的經驗,不給予評價,所升起的覺察」引導學員了解正念,請學員「不要被過去的劇本所綁架」。

石世明指出,正念的基本態度是:靜觀、有意識地、不加批評地、留心當下此刻而升起的察覺、藉以瞭解自己、培育智慧與慈愛。

他以「正念呼吸」、「五感專注」引導學員練習正念融入生活。其中的正念呼吸三步驟為:「接納現狀」(不抵抗、不追隨);「專注當下」(溫柔帶回呼吸);「擴展全身」:清楚每一時刻。

最後,石世明以五種感官(眼、耳、鼻、舌、身)的專注作結,他讓學員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嗅、用舌頭嘗、用身體去感受,讓「五感」體會葡萄乾在嘴巴裡咀嚼的感覺,開發專注與覺察。

傳授「益智與專注」的許秋田表示,台灣即將進入高齡化社會,老年失智的問題愈來愈受到重視,老了腦神經就不再生長,但根據科學實驗,適當的刺激,大腦神經仍會持續生長,失智症是可預防的。

許秋田以《一個人,不老的生活方式》一書作者吉澤久子為例,久子老奶奶年過95,仍以積極的心態,不嫌麻煩,願意花心思動手做家事,並且樂於其中,因此前額葉的思考腦區不僅沒退化,仍然在成長。她的心保持在當下,專注、覺察周遭事物,「慈悲接納便是預防失智,讓大腦持續活化的關鍵所在」。

主講「音聲聆聽與專注力」的梁庭表示,音樂使人了解自己的內在經驗,為我們的情緒與情感賦予結構與意義;音樂具有恢復人格完整的力量,可以強化人生。

她說,音樂的頻率可以讓一盤散沙有序化,「簡單的法,不用外求,本自具足」。人聲是樂器中的樂器,透過耳朵專注讓自己的心收攝回來。

梁庭以A、O、U三個母音唱誦,讓學員感受聲音的震動,當三部合誦時,教室內自然產生梵音;課程並吟誦李煜的「浪淘沙」,最後以梵音的「嗡」作結,為地球獻上祝福。

一天的課程,小組分享時,幾乎所有的老師回應,今日的課程講師強棒、內容豐富、收穫滿滿!紛紛表示學到很多法寶,開學後可以運用到教學上,讓學生能有效專注,自己教學者也可以能量滿滿!

※更多108專注力精進香光教師營訊息,請參閱香光教師講堂BLOG香光教師講堂FB

IMG00244

IMG00282

IMG00288

IMG00390

IMG00537

IMG00007

IMG00014

IMG00031

IMG00034

IMG00065

IMG00163

IMG00250

紀錄片的完成,原來如此不容易

為了要在紀錄片中真實呈現志工們的日常,導演得跟拍清晨4:00的健走;晚上的慢跑;約好的拍攝日遇雨不斷延期;場地臨時施工的噪音嚴重影響拍攝;不斷協調志工與長輩們的時間配合……。就像人生會有好多因素無法預料,紀錄片一個畫面的拍攝,可能得約上好幾次、拍好些天才能告一段落。

更不要說沒日沒夜的後製階段了。製片與我們分享,攝影拍了多少個小時,就要看完多少小時的片子,再去解構、重組、聽打、上字幕、配音樂、英文翻譯等等。原來一部20分鐘紀實短片,背後需要好多好多人事物的努力來成就(所以下次看完一部電影記得把後面偉大的工作人員名單給看完呀!)

辦在6/8端午節隔天的《晚緣》紀錄片講座,片中志工主角之一育慈,雙親一起現身支持女兒,令人驚喜不已。對於孩子加入晚緣志工團隊,育慈媽媽感到很有意義,直說:「孩子開始願意好好聽我把話說完。」晚緣的志工,不只在機構陪伴長者;回到了家裡,漸漸有耐心的傾聽,學習陪伴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

另外,志工主角紹韻也分享藉著拍攝,去看到陪伴的兩個面向,一個是陪伴重要親近的家人和朋友,學習沒有期待和要求的讓他人成為自己、做自己;一個是在陪伴的過程裡更看清自己,雖然還很多要調整改進的地方,但以溫柔的心態來走陪伴的路。

感謝導演製作群與志工們的用心,陪伴如此平淡無奇,畫面真實而感動。陪伴的意義,唯有陪伴當下的自己,可以收穫。

攝影:張鈞宏 Eric ChunHung Chang

文章出處:伽耶山基金會-台灣晚緣FB

088_news_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