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閩南佛學院院長率師生參訪香光尼眾佛學院

中國閩南佛學院院長則悟大和尚、副院長兼教務長弘來法師、宓雄顧問及第二屆博士研究生和第十三屆碩士研究生一行共44人組成「法乳一脈.潮音千秋」畢業參訪團來台。6月29日與香光尼眾學院進行兩岸佛教教育參訪交流活動。

上午10點參訪團抵香光寺大殿,由香光尼眾佛學院長悟因長老尼率師生接駕、致歡迎詞並贈僧團的出版品《念住》、《甘於淡泊》二書及台灣名產鳳梨酥。閩南佛學院院長則悟大和尚致詞時,感念悟因長老尼於1992年至1995年回應妙湛長老復辦閩南佛學院之大願,鼎力資助閩南佛學院女眾部設立紫竹林寺,令之有上課、安身的共修處所。因此,參訪團不論行程如何緊、路途如何遠,一定會安排到香光尼眾佛學院,並回贈「法乳一脈.潮音千秋」書法卷軸及學生的研究成果分享《海潮音》。

隨後,前往香光寺五樓講堂進行報告與交流,由香光尼眾佛學院副院長見可法師主持。報告一開始,由香光尼眾佛學院教務長見融法師報告香光尼眾佛學院的辦學。法師以僧伽永固的磐石介紹僧伽基礎教育園地,特別針對解門課程、生活門課程,敘說學院如何陶養健全的僧格,由經律論教典的研習,建立正知見;透過佛教史學習,了解佛教及社會的互動關係;並由「生活檢討會」與自恣的精神結合,讓戒律在生活中可以實踐。

接著,香光尼僧團人文志業副都監暨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報告「AI時代佛教圖書館的翻轉與創新」。法師由2021年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獲教育部頒發「第一屆教育部圖書館事業貢獻獎」標竿圖書館獎說起,那是四十年來的努力成果,但面對AI時代的來臨,圖書館該如何因應?法師以佛教的體相用介紹AI時代佛教圖書館的蒐藏、整理與提供的變與不變,並介紹圖書館目前正在進行的AI專案。與會者大開眼界,意識到要善用AI科技整理與傳承佛教文獻。

之後,由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監院自晟法師分享「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的老少教育」。法師就紫竹林精舍推動「兒少生命教育」、「成人終身學習」於2021年榮獲高雄市「金暉獎」說起,透過「小學心智教學」、推廣「兒童讀經班」、「6Q親子班」、「香光社區關懷據點」等。法師說僧伽教育是佛教教育的根本,以此推廣帶領信眾,讓志工關懷社會,得到社會支持,利樂眾生,由此點出佛教教育之光在僧伽,所以僧伽要不斷學習適應新環境、新技術和新挑戰的關鍵。

三位法師報告完畢之後進行交流。有人提問AI的問題,有人提問僧伽教育、信眾教育問題。之後,則悟大和尚回應:從三位報告中,看到香光「續佛慧命」和「令正法久住」的精神,並針對閩南佛學院的辦學淵源點出僧伽教育的重要性。座談最後由悟因長老尼開示「生公說法,頑石點頭」,共勉僧伽教育是佛教未來發展的根本;僧伽要與時俱進,佛教才能在世間流傳。

午齋由香光寺信眾烹調供養,參訪的法師們回應吃到「家鄉味」,讚嘆猶如回到自己家鄉感覺。午齋後,閩南佛學院的師生參訪圖書館,歡喜來到佛教法寶之地,直嘆參訪時間不夠用。

女眾部法師也一一和悟因長老尼合照,感謝長老尼對閩南佛學院女眾部的恩澤。長老尼勉勵女眾要相信佛陀的肯定與自己的潛力,打開自己發菩提心,為佛教和世間奉獻;並向則悟大和尚提出:請讓比丘尼有弘法的舞台,佛教才能興隆。

閩南佛學院師生一行人離開時,正值中午12時30分,院長特別招待每位來訪者一杯清涼的珍珠奶茶,以解夏暑炎熱。參訪者依依不捨離開,更期待未來有機會再續法緣。

20240629-120240629_220240629-320240629_120240629-2

青年菩薩!來體驗──身、心、境全方位的當代菩薩行

睽違四年,泰國國際入世佛教協會和臺灣佛教弘誓學院合辦的「國際青年菩薩營」,在11月7日以一日研修方式再度參訪香光尼僧團位於桃園大溪的香光山寺。此行共有14個國家26位學員來訪,旨在借鏡香光尼僧團以教育實踐佛教菩薩道的經驗。此外,為了讓學員們直接體驗菩薩自利利他的核心精神,寺方特別舉辦以「覺知和慈悲:踏上讓世界更美好的菩薩之道」為主題的多元體驗活動。

在分享尼僧團以佛教教育踐行菩薩道方面,首先,由目前教授佛學研讀班的見廣法師分享,法師以「佛學研讀班」的發展為例,說明從民國73年創辦時,法師們秉持關懷眾生的悲願:「以自覺覺他的佛法教育安頓人心,讓苦迫的生命因佛法而轉化得更美好。」持續耕耘至今。

第二場,由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執行秘書見寂法師,介紹臺灣晚緣「一對一」陪伴長者的服務經驗及其志工培訓。見寂法師指出在服務長者的過程中,志工的學習和成長是同等重要的,亦即因為付出而看見自己,更懂得自己想要活出的生命樣貌。結尾,法師分享晚緣製作的《Be With You》紀錄片,讓大家跟著志工們服務的視角一窺陪伴的意義。此紀錄片娓娓道來青年陪伴長者的心路歷程,不少學員深受啟發和感動。

進入第三場,難得邀請到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特別出席,長老尼以多年僧俗教育的實務經驗,鼓勵學員從生活中關懷他人並認識自己的特長,發揮個人專長奉獻社會,為利益自他,時時保持學習、不斷精進。

另一研修的主題是透過體驗和參與性的學習,讓學員體驗自利利他的原理和方法。自利,是透過培養覺察身心的當下現況來照顧、安頓自己,包括練習林間五感靜心、茶禪和深度傾聽。利他的基本功夫,則從「深度傾聽」和「參與團隊合作」入手。

練習的課題是從青年菩薩的營活動為主題,分組探討自己和「國際菩薩青年營」要如何具體地建構起相互扶持的組織,並開展出可行的目標和作法。分組討論後,緊接著學員們大堂報告,報告內容充滿對世界的關懷及付諸實踐的熱誠。共鳴度最高的有:建構青年菩薩網絡、增加定期聚會、將佛法生活化、運用媒體來推廣、發展環保菩薩群組等。

每一組的報告都言之有物,也承諾將理想付諸實踐的意願。這都源於大家心中對世間的關懷,而這份關懷也讓國際學員因此超越了語言、國家、身分種種的隔閡,能共同為建構當代青年菩薩的新路徑而努力。

這一日的研修是一個身、心、境全方位體現當代菩薩行的歷程。從寺前空靈的鐘樓映藍天,到臺地上夕陽餘暉灑落大漢溪;從法師、居士慈心安排場地和供養齋食、茗茶,到佛教教育分享和活動帶領等,無形中,所有參與者都在體驗──人與大自然、人與人、人與自己相互支持的慈愛關係。尤其,學員們熱烈且真誠地投入每個活動,或靜心內觀;或入神聆聽;或感動落淚;或慷慨發言……

事實上,這群青年菩薩們正走在當代佛教自利利他的菩薩道上,也正在累積智慧和慈悲的心靈資糧。

祈願:這多事之秋且劇變的21世紀,能因為青年菩薩的參與而更美好!

1121107-11121107-31121107-3-11121107-3-21121107-41121107-5
1121107-2

天乙和尚尼百歲誕辰紀念暨佛教人物研究發展研討會

法的傳承,樹立生命典範
法的實踐,看見佛教曙光

 

天乙和尚尼是臺灣戰後第一位得戒沙彌尼首,被譽為「當代比丘尼王」,今年適逢百歲誕辰,22日在台灣大學圖書館舉辦「天乙和尚尼百歲誕辰紀念暨佛教人物研究發展研討會」,由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和台灣大學圖書館佛學數位圖書館主辦,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承辦,來自佛教界、教育界、歷史學界等近二百人與會,共同紀念深具時代影響力的天乙法師。

 

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董事長暨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悟因長老尼開幕致詞表示,這是法的傳承!藉由紀念天乙法師,結合當代科技,整理音檔與文字,並從佛教人物的研究發展,在生命典範中,大家都是法的傳承者。

研討會分為「天乙和尚尼百歲誕辰紀念」和「佛教人物研究發展」二大主題,邀請佛光山、慈濟、法鼓山等佛教團體專家學者進行研討,在導演劉琬琳發表「天乙和尚尼百歲誕辰紀念影片」中,揭開序幕,接著由中正大學歷史學系退休教授顏尚文主持「天乙和尚尼百歲誕辰紀念論壇」,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紀潔芳退休教授和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悟因長老尼憶念天乙和尚尼,與會者對於天乙和尚尼有著無限感佩與思念。

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悟因長老尼以「起點」為主題,提出天乙法師一生的四個起點:受高等教育、東山寺出家、戒場弘法、住持道場,從這些起點中,開啟比丘尼不同階段的天空。漢傳佛教在長老大德引進臺灣後,是一個起點,佛法傳承在僧伽,大家應該自我栽培,急起直追,發揮宗教師的角色,這是法的傳承。無盡的起點,無盡的天空,無盡的曙光!

承辦此次活動的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表示,拜科技之賜,許多資料透過搜尋引擎、AI等,得以確認資料正確性,昔日只有紙本,現今可轉換為數位典藏,永久留存,這是這個時代的福報,希望數位時代讓史料更易檢索。今日是一個開始,未來會再延續,未來希望為天乙法師、明宗法師等長老大德建立資料庫,邀請大家提供資料,一起寫歷史,佛法傳承才能生生相續。

 

在「佛教人物研究發展」主題,進行「天乙和尚尼對佛教的影響」、「佛教人物研究」、「當代佛教人物研究成果」和「佛教人物數位資源建置」四場研討,透過文字、影像、聲音等記錄佛教歷史,為佛教人物留下典範,也探討當代佛教長老大德研究方法論、口述歷史的發展與願景、數位資源建置等,讓與會者對於佛教人物的研究與歷史資料留存,有進一步的認識。

近二百位與會者,在一整天的研討會中,從憶念生命典範開始,走入踐法的傳承中,成為法的傳承者與實踐者,也看見台灣佛教未來發展的曙光。

 

※相關報導
緬懷天乙法師 探討傳承佛教典範

1121023-1
1121023-2
1121023-6
1121023-7
1121023-8
1121023-9
1121023-10
1121023-3 1121023-4
1121023-11 1121023-12

【賀】112年內政部「宗教公益獎」伽耶山基金會、紫竹林精舍 同獲殊榮

186_news7_cover內政部與嘉義縣政府共同舉辦,112年8月25日於嘉義太保棒棒積木飯店舉行「112年度宗教團體表揚大會」,全台共有161個宗教團體榮獲「宗教公益獎」。

2020年新冠病毒(COVID-19)的出現,一直延燒至2023年對於民生、經濟、社會關係及人民精神造成衝擊。宗教團體本著博愛的精神,投入公益慈善與社會教化事業,不曾因疫情而停止初衷,始終為台灣社會帶來安定的力量。

香光尼僧團深耕社會教化公益志業,關懷成人推動線上線下終身教育課程,經典研讀、人文講座、正念禪修課程、藝文公益演出、大眾史學影視系列。關懷兒少心智健康成長,推廣小學生命教育、6Q親子家庭教育、兒童讀經課程及營隊活動。關懷老人響應政府長照政策目標,設置社區據點巷弄長照站,促進長輩維持認知和身體功能,積極參與社區、心靈有所依歸,人生邁向健康老化。

僧團在疫情變動年代,凝聚社會大眾的大愛力,推廣社會教化的公益善行,所屬機構高雄紫竹林精舍第二十五次獲獎、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連續第十九次獲獎。

感謝有您,護持成就!歡迎觀看宗教團體表揚大會直播(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jkF9VOhN0),活動當天於直播聊天室留言,就有機會抽中精美小禮品!!

圖一、內政部長林右昌頒獎伽耶山基金會,執行長自淳法師代表領獎。1120825-01

圖二、內政部長林右昌頒獎紫竹林精舍,監院自晟法師代表領獎。11208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