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菩薩」?

「菩薩」是指覺悟的有情

不論是否有學佛,我們大部分的人都聽過「菩薩」這個詞彙,「菩薩」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菩薩」是「菩提薩埵」(梵Bodhisattva)的簡稱,其意是指「覺悟的有情」。「有情」也稱為「眾生」,菩薩就是把「覺悟」這件事放在最重要位置的人。

佛教的七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與優婆夷,前五眾屬於出家弟子,後二眾則屬於在家弟子。這七眾弟子也可分為兩類—聲聞眾與菩薩眾,菩薩眾不一定局限於在家弟子,也包括出家的弟子。在大乘佛法中,菩薩—所謂「覺悟的有情」,其中有行者自覺的歷程,也有覺悟他人的歷程,有的已達到覺悟圓滿的境界,可見覺悟有對象與層次的差別。如果以自覺為主,一般而言指的是聲聞眾;如果以覺悟他人為主,這是在自覺之外,還將別人的覺悟納入自己關心的範疇;至於自覺、覺他達到覺悟圓滿的境界者即是佛陀,也是菩薩最究竟的果位。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既然菩薩是覺悟的眾生,所以他仍然稱為「眾生」或「有情」。佛法教導的核心,是以「有情」為主,而「有情」又以「人」為主。所以,我們先從「人」這個面向來探討「菩薩」。

對於世間,不論是正報的世間或依報的世間,菩薩全部都納入他關懷的範圍。所以,菩薩行就是指菩薩的行為,他實踐自己度化眾生的願心,將之落實在世間,當他用自己的生命與修行,以及用身、口、意思惟如何行菩薩道時,其目標不是只有自己的解脫而已,而是把這份悲憫跟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納入於自己的修行裡面,這就稱為慈悲行。所以,菩薩就從修習慈悲行、菩薩行乃至菩薩戒,而稱為「菩薩」。

人為什麼需要「利他」呢?「利他」的基礎就在於人能以己度他情,而能關心世間,把世間眾生的苦納入於自己的修行裡。但是在「利他」之前,必須先充實自己,我們才能具足悲心與善巧方便,來完成「利他」的目標。反過來說,充實自己的目的是要做什麼呢?就是為了要能更加善巧地利樂眾生,這是一種對世間的一種不捨、關懷與悲憫之心。「自利」與「利他」看起來似乎可以截然劃分,但兩者其實是相互完成的。

所以,佛教常說菩薩就是指「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下化眾生」就是救度眾生、關懷眾生的利他行,菩薩要如何關懷眾生?如何看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何看待人與所有的有情?菩薩如何來看待這些問題,這就是我們在修持菩薩行時,要常在內心思惟的課題。

◎節錄自《香光莊嚴》第132期<悟因法師談菩薩戒(一):行菩薩道,發菩提心>

086_class_cover

發心服務若遇到是非要如何看待?

在佛門歡喜為眾生服務,若遇上人我是非,要如何看待?

在佛門領執與在社會上從事的各行各業比較起來,除有無名位、給薪是最大的差別外,領執一概以發心、服務為主。在領執中既是發心,若遇到價值不同或俗情尚未脫盡的傳言中傷時,內心要清楚知道這是世間的真實現象,不要以為這些事在佛門裡不會發生,因為佛門中人都來自社會,佛門其實就是社會的縮影,在學習修行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待調整的地方,是正在「學佛」,而不是已「成佛」。

除了要給彼此時間去調整之外,對於傳言,與其奔命於爭辯謠言的是與非,倒不如收攝身心,想一想:「修行所為何來?」出家立足於三寶地,相互成就、相互護持都來不及,對於人我是非,點到為止即可,就如古德說:「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若遇到無厘頭的事,首先要弄清楚這些話要解決什麼;其次是判斷非處理不可嗎?太早陷入情緒之中,如村婦般攪和、潑婦般罵街,大可不必!最後你會發現有時連處理都不必。吃點虧又如何?有道是「種大樹,不要拔小草」,清楚掌握大方向,修行才是最重要的。

◎整理自《香光莊嚴》第63期 <春風化雨>

084_class_cover

浴佛節的由來

每逢農曆四月八日佛誕節,各道場法會準備香湯浴佛。大眾扶老攜幼來參加法會,一邊浴佛,一邊唱誦浴佛偈,在歡慶氣氛中,學習佛陀清淨的身、口、意。《普曜經》卷二記載:「爾時菩薩從右脅生,忽然見身住寶蓮華,墮地行七步,顯揚梵音,無常訓教:『我當救度天上天下,為天人尊,斷生死苦,三界無上,使一切眾無為常安。』

天帝釋梵忽然來下,雜名香水洗浴菩薩,九龍在上而下香水,洗浴聖尊,洗浴竟已,身心清淨。」這段經文指出悉達多太子在藍毗尼園降生時,天神及九龍用香水洗浴聖尊的傳說。根據這段傳說,後世佛弟子就在佛陀誕生日舉行浴佛儀式,表達對佛陀的敬仰與懷念。

◎節錄自《香光莊嚴》第109期別冊《還原一地的清響》專輯<還原>:「如此接近清淨:浴佛」

082_class_cover

禪修可以了生死嗎?

【了生死要從「生」去著手】
修行人常說:「要把生死掛心頭,寫在眉宇之間,生死未了,大事未明,如喪考妣。」生死事大,生死未了是件比父母去世更令人悲傷的大事。然而,生死是自然界無法超越的界線,所謂「了生死」的「了」,指的是什麼呢?

「了生死」不是從「死」去著眼,而是從「生」去著手。意思是說,死不是終了。對這一輩子來說,死亡是終點站;從長遠看,還會有下一生,若未解脫,生命就會生生世世輪轉,無有停歇。因此,與其一直著眼於「死」,不如從「生」著手,找到解脫之道。

佛法告訴我們,未解脫的生命即是一種輪迴狀態。我們經歷輪迴時,並無人經過我們同意,而我們也從未準備好,就已經被生下來了,到現在還活著,下輩子仍然如此,這便是生命的輪迴。

面對人生,中國儒家教人「學而優則仕」,十年寒窗苦讀,以爭取功名利祿,金榜題名來揚名身後、榮宗耀祖。但佛家處理的是生死大事,人生是有限的,你應該優先處理最基礎、最根本的問題――了解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在生活中建立正確的修行知見,來面對這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我們學佛之後,要看清楚生、老、病、死的現象與過程,從中增上、改善自己的生命,佛陀的偉大就在這裡,他教我們如何修行,而能解決生命的最終問題。

【成為一位真實的禪修者】
記得我就讀三藏學院時,曾問過院長白公老人:「修行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院長回答:「可以息滅煩惱,可以了生脫死,更可以成佛作祖。」

我喜歡反向思考,接著就問院長:「那麼,有什麼事情是修行不能辦到的呢?」院長說:「衰老是自然現象,我們不能抗拒衰老;生病也是自然現象,我們無法避免疾病;死亡更是自然現象,我們不可能永遠不死。」

如果我們想要不經過衰老,可不可以?除了早夭者之外,所有的人都會歷經衰老。如果我們想要不生病,可以嗎?到目前為止,顯然沒有人不生病。儘管衰老與生病是自然現象,可是人既不服老,也不想生病,試圖透過許多人工科技,想把時光留住,想控制疾病,期望永遠不要生滅。

然而,人的呼吸終有一刻會停止,是什麼時候呢?就是死亡之時。我們或許覺得,現代醫學、科技發達,人的壽命不是延長了嗎?但是無論人類文明如何進步,人的平均壽命再怎麼延長,生、老、病、死卻是生命必經的過程,無人可以倖免。

所以,禪修還是要回到佛法的核心――苦、集、滅、道四諦,回到佛陀根本的教法,從體認身心的變化開始,而體認身心的變化,就須從觀呼吸下手。這已經不是漢傳、南傳、藏傳哪一個佛教傳統的問題,而是共同要面對、解決的問題。

禪修便是引導人直接進入與自己生命息息相關的事,你不能不關心它。當你真實進入禪修,成為一個禪修者,你看待生命問題的眼光與深度,自然便會有所不同了。

◎資料來源:釋悟因,〈禪修可以了生死嗎?〉,《香光莊嚴》128,民106年,頁13-14。

080_class_cover

禪修需要注重身體健康嗎?

禪修時,別理所當然地以為,禪修者是以心的修鍊為主而忽略健康,這不是禪修的本意。也不要有荒謬或錯誤的禪修知見,以為禪修不食人間煙火,或者認為禪修是要練成神通,或是想要趕快成就、剋期取證。也有很多人以為禪修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只要在禪堂裡一直打坐就能開悟了。如果功夫還未練到,心還未獲得安定,就搞壞了身體,那就得不償失了。禪修時,飲食、睡眠、沐浴、運動都不能少。

身體的元素――地、水、火、風――相互作用,以支持身體的正常運作,平常就應該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作息正常,別以為禪修就可以不照顧世間的身軀。身體不好時,煩惱就會特別多,也會特別不耐煩。常常聽到有人抱怨自己不被瞭解,但你自己都無法瞭解自己,別人又怎能瞭解你呢?

照顧好身體是禪修的基本條件,警覺自己實際的需要,明瞭身體的狀況,懂得去調整。此外,身體的姿勢要正確而平衡、安穩,如果坐墊不夠,就增加坐墊,想盡辦法去把姿勢調整好,這是基本的,也是在保護自己。

禪修就從飲食、睡眠、沐浴、運動,還有保持愉悅的心情做起。禪修很重要的是要養成內省的力量,先從處理身心實際的需要,然後再改善外在的世界。

◎節錄自《香光莊嚴》第128期《悟因法師說禪(一):覺知不住 回到當下》專輯<禪修須具備的基本態度>:「禪修並非不食人間煙火」

SONY DSC

什麼是吉祥?

佛教裡有一部《吉祥經》,是非常受歡迎、說明什麼是「吉祥」的經典,經常在供養僧侶、出家戒壇、慶生等等祥瑞的典禮上被持誦。然而,這部經不單只是用來背誦而已。實際上,經上所說的吉祥應該被作為一種修持。

在佛陀傳誦這部經典前,「什麼是吉祥?」一直是在家人之間經常討論的問題。一些人說發現瑞相或吉兆,那就是吉祥。這是一種迷信,各家各地都有它們的獨特的迷信,因此,人們無法對真正的吉祥無法達成一致的看法。這個問題持續被討論著,並且傳到神和天人之間。然而,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吉祥。他們彼此討論,互相問答,然而,還是沒有一個結論產生。

每當天神們被問題一直困擾著時,他們便前往他們的國王—帝釋天王處,並將問題告訴他。帝釋天王說:「我也不知道。但是有一個人可能知道吉祥是什麼,我將去請問他。」

夜晚時分,他下到人間,喬裝成普通天人,走近佛陀並詢問什麼是吉祥。帝釋天王選擇晚上的中夜時分謁見佛陀,大約是現在說的午夜。午夜是天神接近佛陀,向佛陀請教問題,或聽佛陀說法的時間。

當時,佛陀正在祇樹給孤獨園。祇樹給孤獨園位於舍衛城的附近,是由大銀行家給孤獨長者所建造的來供養佛陀的道場。當佛陀附近沒有人環繞時,天神們才降臨人間。這位天神來到道場,緩步前進,向佛陀恭敬作禮並站立一旁,向世尊提出他的疑問:「眾天神與人,渴望得利益,思慮求幸福,請示最吉祥。」這麼多的人們和天神們都在思索什麼是吉祥,卻沒有一位可以提出一個被所有眾生認同的答案。因此,天神請求佛陀告訴他最高(上等)的吉祥。於是,佛陀告訴天神什麼是真正的吉祥。

遠離眾愚迷,親近諸智者,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遠離眾愚迷—愚迷意指做壞事,說壞話,存惡念等行為;或會引我們入歧途,做錯事,犯罪等的人。我們不要與這些人為伍作伴。如果遠離他們,你就不會做出邪惡與無益的行為。這就是一種吉祥。

親近諸智者—「智者」意指做好事,說好話,存善念的人;並且會給你忠告,是引領你在修行上成長,幫你學習得到功德的人。因此,親近智者也是一種吉祥。當和智者接近時,你不會犯過失,不會學習到不健全的行為,造作惡業(Kamma)。因此親近智者也是一種吉祥。

尊敬有德者—像佛、法、僧、父母、老師和年長者都是值得尊敬的,敬愛如此的人也是一種吉祥。因為當禮敬佛、法、僧、父母、老師和年長者時,你將得到功德。功德能斷除過失,這就是吉祥。所以尊敬值得尊敬的對象是一種吉祥。

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置身於正道,是為最吉祥。

居住適宜處—居住在適宜的處所是吉祥。「適宜處」是指能使你學得功德的地方。在那裡你能行善、聞法和禪修,這樣的地方才稱為適宜處。對於想修習佛陀教法的人,住在適宜處是很重要的。

往昔有德行—過去所積的德行,也就是善業,這也是一種吉祥。你現在無法修持這個吉祥,但是你正在享受這吉祥的果實。一個在過去積下善業的人,來生將出生在適宜處。因此,過去曾積下善業,也是一種吉祥。當一個人在過去已積下善業,由此過去善業的果,他今世降生在適宜處中,他遇見有智慧的人,而且能修得功德。

置身於正道—意謂合宜的行為舉止,端正的行為表現,不要有錯誤的行為,這也是吉祥。一個人應該藉由行為、語言和心念,設定自己朝向正確的方向。

多聞工藝精,嚴持諸禁戒,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

多聞工藝精—學習或增廣知識在佛教中是被讚許的,任何類型的知識都適合學習。多聞,是說你應該學習一部經典中的每件事物,無論它是高深、普通或淺顯的。你應該知道每件事物,但卻不應使用你所知的全部,應該只用合適恰當的知識。擁有學問或知識是一件好事情,它真是一種吉祥。當你有了淵博的知識,它甚至能幫助你處理世間的事,你將變得成功富足等等。同時它也能幫助你了解法並進而修持它。「工藝精」也是一種吉祥。當你熟練工藝時,你能製做各式物品,以此維生。所以熟練工藝也是一種吉祥。

嚴持諸禁戒—意指一個人一定要行為正確而端正,一定要戒除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一個人必須要持戒謹嚴,要遵循在家人的行為規範;如果是僧侶,他應該遵循僧團的律法。

言談悅人心—和顏悅色地談話也是一種吉祥。有很多人講話並不和顏悅色,甚至使用刺耳或辱罵的字眼。當一個人使用刺耳或辱罵的字眼時,那人將造口業;相反地,一個談吐和顏悅色的人,說話總是伴隨著善(健全)的想法、善的觀念。因此,言談悅人心也是一種吉祥。它本身就是一個善的行為,而且帶給周遭的人們愛或慈悲。

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

奉養父母親—奉養父母也是一種吉祥。父母親將孩子帶來這個世界,養育、培育他們而且給予他們好的教育,因此孩子有責任奉養他們的父母親。他們一定要幫忙父母做家務,供給食物,替他們添購衣服,給予庇護所,以及自己的關愛。

愛護妻與子—一個人應該照護自己的配偶和孩子。父母親有責任照顧或培育他們的孩子;丈夫們有責任照護他們的妻子。在這部經中,我們也可說妻子有責任支持她們的丈夫。珍愛自己的配偶和孩子是一種吉祥。

從業要無害—是指不要從事會引起傷害或傷害他人的職業,這也是一種吉祥。

如法行布施,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

如法行布施—寬大、慷慨或稱為布施也是吉祥,因為一個人藉由布施將得到功德。而且當布施時,你也正修持慈悲與不執著。當行布施時,你送走某物,那意謂你對所持有的事物不執著。因為你不會把任何事物給予不是你至親或所愛的人,所以布施是不執著的修持。

幫助眾親眷—護持親戚們也是一種吉祥。無論何時,只要你能力做得到,你都應該幫助你的親屬們。

行為無瑕疵—指的是那些不存邪念,不會遭人責難的行為,這些都是吉祥。

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於法不放逸,是為最吉祥。

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禁止邪行是吉祥,戒除邪行也是吉祥。一個是不要做,一個是以後將不再做。不飲酒也是吉祥。這裡所指的不單是酒,還包括海洛英、古柯鹼等毒品。戒除這些麻醉品也是一種吉祥。

於法不放逸—意謂隨時準備做好事。隨時準備修持佛法。於法不放逸是最高的吉祥。

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正法,是為最吉祥。

恭敬與謙讓—恭敬意謂敬意,我們應該尊敬值得我們尊敬的人。我們應該向我們的父母、老師和那些比我們年長的人致上敬意。向年長者或那些值得我們尊敬的人致上敬意。

知足並感恩—知足也是吉祥,感恩也是吉祥。我們一定要隨時準備謝謝那些利益我們的人,沒有任何的猶豫。我們一定要表達出我們的感激。

及時聞正法—有機會聽聞正法,聽聞法是吉祥。當聆聽法時,你能聽到以前所沒有聽聞的,並且能澄清以前所聽到的,你就能擺脫懷疑,而心也變得澄澈。聽聞法的利益很多,因此,這是一種吉祥。

忍耐與柔和,得見眾沙門,適時論信仰,是為最吉祥。

忍耐與柔和—佛陀說忍辱是最好的苦行—對氣候、食物、人們的閒言閒語和不同狀況的忍耐等等。因此,忍耐、耐性、承擔是最高的吉祥。順從、和顏悅色的談吐、隨時準備好接受忠告也是吉祥。人們應該像羅目侯羅一樣。

得見眾沙門—參訪沙門或聖者被認為是吉祥的,因為透過參訪聖者,你能獲得功德。

適時論信仰—有時你應該參加宗教性的討論,這將使你對所獲得的知識能有更清晰的了解,將能讓你知道以前所不知道的。適時論信仰也是一種吉祥。

自制淨生活,領悟於聖諦,實證涅槃法,是為最吉祥。

自制淨生活—自制是吉祥。清淨的生活意謂禁欲的生活。

領悟於聖諦,實證涅槃法—當了悟四聖諦,也就了悟涅槃,這是最高的吉祥。我們不需要評論這最高的吉祥,當你理解四聖諦,了悟涅槃時,你成為聖者—一個真正達到涅槃的聖者。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假如遭遇世間變化無常時,我們的心能不被影響,保持寧靜無憂慮的,那就是吉祥,那是最高的吉祥。

這些是佛陀所教的吉祥,我們應該修持或儘可能地讓這些吉祥實現。這部經不只是用來背誦而已,實際上它是用來修持的。這裡所提到的吉祥應該被修持,應該在我們身心中存在。

到此這部經中總共談到38種吉祥。審視自己,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擁有這些吉祥的大部分。所以,我們要為自己已經具有這麼多的吉祥而感到喜悅。

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一切處得福,是為最吉祥。

那些依此準則修行的人,所到之處都不會被擊敗,到處都能隨遇而安,對他們而言,這些是最高的吉祥

這些吉祥不會自動或僅僅藉著祈願而來,你一定要身體力行。當經典說遠離眾愚迷時,你一定要避免和愚迷人親近。如果我們身體力行,試著持有這些好品行,我們就擁有這些吉祥。這些吉祥是在家人與比丘們所值得擁有的品質。如果我們全體都能修持這些吉祥,這世界將深受祝福。如果我們缺乏某些吉祥,我們更應該努力去實現它。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84期《千燈共一光:現代佛教女性的天空(下)》之<森林法音>單元:「幸福快樂的指引:《吉祥經》開示」

076_class_cover

宗教信仰重要嗎?

信仰是對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的選擇和持有的一種信念。為一種觀念的力量,不只局限於宗教。信仰、信念,因為「相信」而產生極大的力量。常在新聞媒體中看到因為錯誤的信仰、信念而衍生為社會新聞案件。如深信神明指示兒女是「惡魔元神附體」預言來日「惡魔元神出竅」會為害世人,遂將稚子親手推落大海,任其溺斃,為海吞噬。然後深信能施法術,用符令、法術,喚在殯儀館內冰冷的稚子屍體。此類新聞在報章媒體上不時可見:「自稱通神的XXX,以符水騙財騙色…」、「XXX自設神壇,佯稱能通靈,為人治病、解運,兼出明牌……」、「自稱具神力的XXX,利用神的意旨騙取被害人……」,利用此等手段詐財騙色的事件,幾乎遍布在社會各階層,出沒無常,害人無數。如何才能避免類似的悲劇不斷重演,實是值得我們正視的課題。

中國人對於宗教信仰,向來不求甚解,採取開放、含容的態度,因此也一直生活在命運捉弄、交易拜拜等不明就裡的混亂信仰中。古時,雖有「子不語怪力亂神」等排拒怪力亂神的主張,但在教育不普及的時代,怪力亂神的信仰,仍是歷來帝王、政客用以統治、教育人民的工具。各類鸞堂扶乩、迎神降鬼、乩童桌頭、鬼神附體遍布的結果,不持形成民間信仰多神崇拜的景觀。更由於各類鬼狐小說、神怪電影、電視、廣播劇暢行,鬼魅妖精幾已成為懲惡揚善、濟世救人的化身,一般人對於宗教,不論其是否有正確教義或正確知見,就以為:凡是宗教,都是「代天行道」,正可以補法律之不足,用以匡正民心,端正社會風氣。當人們對於鬼神等虛幻劇情習以為常之後,更遑論要客觀地,從構成宗教的要素——教主、教義、教史、教團、教規上,去仔細推究其真理的真實性!

於是乎精神異常者,一產生異常的幻覺、幻聽,非但不求醫治療,往往自我混淆是「通靈」、 「神啟」,誤認自己是超常能力者,能看宿世命運、濟世救人,相對地也引來了一大群正常人,圍著他團團轉;而別有居心者,更能堂而皇之假借神明意旨,詐財騙色,成為社會的亂源,犯罪的溫床!

從人類的宗教發展而言,多神崇拜的民間信仰屬於原始宗教,起源於先民畏懼天災人禍,以為是觸怒神明,只好阿諛崇拜,求得消解。從原始到現代,科學日新月異,大自然的奧祕已逐漸被揭開,人類自身種種現象,也由社會、心理、教育等學科獲得詮解。儘管宗教還是人性永恆的需求,人類的信仰卻已從附屬於神的存在,轉而肯定人是自己主宰。理性覺醒之後,宗教相對成為提供人生究竟意義與價值的認識判斷。綜觀今日世上歷久彌新的宗敎,其所以屹立不移,並不在於強權,也不在於其愚民的神化,皆是由於其博大精深的教理和並世濟度的慈悲,足以啟發人類智慧,牖導人類心靈。於今瀰漫在我們社會的「神化」、「信神不信人」、「信巫不信醫」的風氣,姑不論其是否引導人脫離現實的常態、常理,人因不正確信仰,以至於喪失人最尊貴的,研判事實的能力與信心,對於現代人而言,無異是文明開了倒車!

佛教主張的是,一切有情以人為本的智信。唯有認清人與宗教的主客關係,才可能建立起正確信仰的宗教態度。

一般人對「修行」的認識,也一向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無可否認的,人類都具有「好奇心」,但是為得神祕經驗而修行,非但無助於人,還將會人引到充滿邪惡、不可知的境地。佛教的修行,雖應根機不同,開有多種法門,而其主旨終在於調伏、超脫煩惱,使人落實於現實生活中,明因果,修持不殺、盜、淫、妄、酒等五戒十善。唯有從穩定、踏實的身心中,生命的淨化,心靈的提昇才成為可!

宗教信仰不只重要,而且更重要的是正信的宗教信仰。宗教因人而有,且不離於人的正常生活,只有我們對於宗教具正確的信解,掙脫一味盲從的習慣,宗教之於人才有其積極、健康的意義,發揮其正向的功能!

◎節錄整理自《香光莊嚴》第27期 <正視宗教信仰>

074_class_cover

佛法為什麼總勸人要珍惜人身?

佛法以有情為主,有情以人為主。在六道有情之中可以修行、實踐佛法的,只有人而已。

經典指出,能夠出生在人道,是非常不容易的,在《雜阿含經》,有盲龜浮木的譬喻。說一隻在大海漂流的盲龜,它要遇到海上一塊漂流的浮木,並從浮木的孔洞中伸出頭來已經很難,有情眾生要生而為人,更難於盲龜遇浮木孔。這譬喻是在勸勉人道的眾生:生而為人是很珍貴的,要好好珍惜,不要輕易糟蹋。

再者,人為萬物之靈有三種殊勝,即憶念、梵行、勤勇等三種。佛教對於人生存的價值給予高度的肯定。珍惜人身也意謂著善用此人生資源的提醒:「此生不向今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佛法要解決眾生的苦迫,它是在此生此世就可以踐行,可以得到的,不必等到來生來世,或者他方世界,透過親自實際的踐行,解脫就在今生。

◎節錄整理自《香光莊嚴》第91期 <春風化雨>單元:「佛法的踐行」

072_class_cover

修學佛法,正見很重要,要如何建立正見呢?

在佛法的修學中,建立正見為首要。無論是修止、修觀或修持任何法門,首先要建立正確的知見,正確的見解是踐行佛法的前導,而正觀緣起是建立正見的第一步。

什麼是緣起?「緣起」是佛陀教義的核心思想。是理論,也是實踐的根據。「因緣偈」簡明地揭示了緣起法:「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世間所有的存在或萬象,都從眾緣和合而生,這些存在或萬象,也因著眾緣的散盡而消失,這就是佛陀所揭示的,世間的生起與還滅的道理。有此故彼,有主因、助緣,有相互為因、相互為緣的因緣聚合起滅。

緣起,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在時間流裡,一個剎那接著一個剎那,每一個現在的剎那,也接著過去和未來的剎那。生命流即是如此,當下的心念、當下的因緣,成就了不同的身口意行為、作為和制度……,這一切都不是憑空而來。凡事都有因有果,而因果之間還有緣的介入。

了解緣起,深信因果,這是建立正見的首要。佛學佛法,要時時留意當下,看看自己的心念,造作了什麼因緣。現今得能聽聞佛法、修學佛法,是自他積聚眾多的因緣善果而成。但這也是無常法,唯有珍惜增上因緣,使其從種子到成熟至解脫,如此才不虛遇此因緣!

070_class_cover

◎節錄整理自《香光莊嚴》第91期 <春風化雨>單元:「佛法的踐行」

神秀與惠能二位大師所作的偈頌,修學時要以那一則為主呢?

問:神秀與惠能二位大師所作的偈頌,修學時要以那一則為主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神秀與惠能大師作偈的由來。此緣於五祖弘忍大師有意傳法,故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檢驗他們的修為。

神秀身為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有一天,惠能舂米的時候,聽到大家在誦讀此偈,他不知道偈頌書寫在哪個地方,就請一位童子帶他到布告欄前面。惠能看著大家高興地讀著偈頌,就說:「我也想寫一個偈頌,你們可不可以幫我寫?」有人問:「你不會自己寫嗎?」惠能說:「我不認得字啊!你們幫我寫,好嗎?」有一位做過官的張先生說:「沒有關係,你唸,我來幫你寫。」惠能唸了一個偈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與神秀的偈頌相對比,寫的東西是一樣的,只是一個「拭」;一個「無」。一個是從正面看的;一個是否定的。惠能的偈頌一寫上去,群情譁然。五祖弘忍大師從公布欄前走過,他一看就知道惠能偈頌的境界,與之前的有很大的不同。他拿起鞋子,直接在那上面一擦,說:「這個也沒有開悟,你們還是背先前的那個偈頌就好。」五祖弘忍大師就這樣處理完這件事了。

在同一時間,布告欄上面出現過兩種智慧的經典語言,供大家來對比。大家朗朗上口,也知道都是修行的方法。但是,對比之下,卻有很大的不同。

這兩個偈頌許多人會背,也看得懂。這是修行的心境問題,我們只有用功,才能夠知道。一個頓悟;一個漸修。頓悟,不是要得到什麼東西;漸修,要慢慢地勤拂拭。這兩個偈頌,一個都不能少。一個是「勿使惹塵埃」;一個是「何處惹塵埃」。塵埃,在哪裡出現?還是出現在我們的身心上面。我們修法,本來就是「理要頓悟,相要漸修」,其中戒定慧絕對不能少。戒律也不是懂就好了,要一步一步地按部就班來,絕對不能夠一步登天;禪修也是要按部就班。

這兩個偈頌都有他們的境界,也有他們語重心長的悲憫,這兩位大德,都是我們的楷範。要說哪一個境界高,哪一個境界低?神秀也是得法的高僧,他和六祖惠能,對佛教的發展來說,他們都有彼此的攝受對象和貢獻。這兩個偈頌,彌足珍貴,都要背下來,並好好去踐行。

◎節錄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30期<禪機4 惠能偈—本來無一物>

068_class_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