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悟跟漸修的差別是什麼?

126_class_cover

【由神秀與惠能偈頌說起】

在《六祖壇經》中,我們可以看到五祖弘忍大師如何尋找傳人以繼承衣缽的故事。

那是惠能來到黃梅的那年,弘忍大師已高齡七十多歲,他要求弟子們每個人都要作出一首偈頌,原則是「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以表達對佛性的領悟,而且特別強調「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這可說是一項非常重大的宣布。

當時一向受弘忍大師看重的神秀呈上的偈頌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惠能所作的偈頌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兩人所寫的偈頌,後來成為中國禪宗分漸教與頓教的根本依據。

神秀的偈頌是將「身」比喻成菩提樹,「心」猶如明鏡的臺座。「時時勤拂拭」的「拂」字是指去除塵埃。當鏡子有灰塵時,要把它擦乾淨,鏡子才會明亮。「勿使惹塵埃」是說修行應該要精進,才不會使如鏡之心惹上塵埃,以致無法映照出事物原本光明的面貌。

惠能的偈頌則是先區分出「樹」與「臺」是有相的身、心,而「菩提」與「明鏡」是無相的自性。「菩提」與「明鏡」不是「樹」與「臺」,所以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第三句「本來無一物」說的即是自性,自性本空,無一物可得,又「何處惹塵埃」呢?

弘忍大師看了神秀的偈頌後,認為他還沒有見到本有的佛性,凡夫依之修行,即能不墮落,但是如果想依之而覓得無上菩提,則是不可得,必須見到自己的本性才行。

弘忍大師對惠能的偈頌也給予「亦未見性」的評語,直到弘忍大師為惠能講《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惠能才豁然大悟,原來一切萬法都不離自性,所以就對弘忍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弘忍便知道他已經了悟本性,便將衣缽傳給了他,成為禪宗第六祖。

【理雖頓悟,事須漸修】

「勿使惹塵埃」、「何處惹塵埃」這兩句偈頌是明顯的對比。依照學者的研究,說定中國禪宗六祖的是神會大師,當時惠能大師已經圓寂,他認為真正得到弘忍大師衣缽的是惠能大師,而抨擊神秀的禪法是「漸教」,推崇六祖的禪法是「頓教」。但是否有一個界線可分出是「頓」或「漸」呢?

大乘佛法現在漢傳佛教的修學,與中國禪宗的祖師強調的都是「開悟」,開悟然後就可以成佛。但這是說「理」的悟,所有的修學都必須要先悟「理」,這是事修的基礎,修行還是要漸修,不是一蹴到究竟位悟「理」就可以成佛的。不論是修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要如法地、次第地進入修法,至少要悟「理」與「事」以及「頓」與「漸」是有步驟、階次的。所以,修行是要漸修的,神秀大師的偈頌是無誤的。

「頓」與「漸」看似對立,但只是在下手處、方便處不同,強調的都是斷煩惱,要少事、少業、少煩惱。「法」是一個,不會是兩個。那麼,為何會有八萬四千法門?或是南傳、北傳、藏傳佛教,或是大乘、小乘佛教呢?這是因為「法」要因應根機,根機有差異,「法」便有不同。佛陀所說的都是同一「法」,只是角度不同,大乘根器者由大乘心聽的就是大乘的「法」,如果「法」儘管是大法,若他是小乘心,所聽的還是小乘的「法」,這是容器的差異。

所以,「理」不可不知。當我在看南宗與北宗,有時對立是人為的,應該要處理的是「理」與「事」、「法」與「根機」,或是修學的依戒、定、慧,這個是無庸置疑的。

中國的禪修,有的人說要以「理」為主,就不重視戒律了,結果就顛三倒四的,只會說一切都是「空」,喝酒就說「酒肉穿腸過,佛在心頭坐」,好像「理」懂了,結果行為根本不符合佛法。像這樣的人,你就教他以腳用力踢牆壁,問他:「會不會痛?」他一定會說:「會啊!怎麼不痛呢!」你就再跟他說:「四大皆空,但因為你的腳不空,你才會痛啦!」

戒律還是要持守,禪定還是要修習,可是持戒與修定常常是要漸修的,沒有人持戒立刻就可以全部都清淨無染的。所以,修法重點你一定要清楚。平常的事修,是要去除我們自己的習氣、習慣、習性,這些不是你懂了以後,一夕之間就可以立刻全部清淨無染的。
事相要怎麼修?我的主張是「觸事即真」。要認真地看待它,就是要負責。我們現在是多元社會,面對的都是無常、苦、空的。但是你的心也在這無常的流動當中,你知道如何提升自己,讓自己能夠有戒、定、慧。所以,一定要穩定下來,才能掌握得住「理」。它絕對不是靜態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所以,六祖大師雖不認得文字,尚未受戒,只是在家身分,但是他一聽佛法,就掌握了「理」。而且他掌握了「理」以後,不論在家上山砍柴或在叢林中舂米,他的身心都泡在「理」裡,做自己的禪修,很快就可以來指點別人,也就無怨無悔。
你在世俗裡,又能保有自己的方外性格,要有一種自足,在無常動盪當中,不忘記自己的知見,不忘記自己的修學,如果一直能思惟三法印,這就是「法」。

【頓漸是同一法】

明朝的憨山、紫柏、蕅益與蓮池四位大師中,個性比較強烈的是紫柏大師。他那時發現佛教界不重視「知」,忽視教理的研討,大眾一心一意只追求開悟,古德們千辛萬苦所翻譯的藏經無人聞問,也無人能懂。大眾渴求的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但所修的到底是否正確?可以用何種方法來驗證?

所以,紫柏大師就倡印《嘉興大藏經》,重申藏經的重要性,以期引起大眾的重視,經典可以繼續流傳在世間。

他到處去化緣,化緣時就會讓發心者寫下祈求的事項。有人祈求能早生貴子,有的祈求登科及第,有的祈求天下無災無難,或經商平安,或生意興隆,或身體康泰、小兒易養等。出家人則祈求正法久住、法輪常轉等等。這些祈求在《嘉興大藏經》裡一條條地記載下來,它說明了世間人們的渴求。

紫柏大師倡印《嘉興大藏經》,只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讓人們知道有一部大藏經,認同了這一件事情,而且這份認同會讓他們產生一份信心,同時構成社會的和諧穩定。但是我們自己要能夠回應這些東西,要看到有一份「理」在流動、流轉,有「法」在流動、流轉。而且居士們會覺得自己也參與了一份,在參與當中,他發現透過祈求,就有解決困難的希望。自古就有這些「法」在流動、流轉著,這個就稱為「法輪常轉」。

所以,同樣一件事情,哪一個是究竟法,哪一個是世間法?同樣一個「法」,在家人渴求的與出家人渴求的雖有不同,但同樣的是內心有個「欲」,也就是「希望」。這就猶如鏡子一般,所映照的就是個人的渴求,這修法是「頓」還是「漸」?這就要端視如何看待目前的想望與遠方的目標而定。「法」不論是「頓」或「漸」,仍然是同一個「法」,兩者看似對立,實則都是同時存在的。

◎節錄自<悟因法師說禪(四):以心印心 燈燈相傳>,《香光莊嚴》,135期

極樂世界為何在 「西方」?

124_class_cover淨土經典告訴我們極樂世界在西方,《阿彌陀經》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無量壽經》也說:「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其佛世界名曰安樂。」《觀無量壽經》則告訴行者:「正坐西向,諦觀於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藉由觀想西方落日而親見西方極樂世界。「西方」與「極樂」成了兩個密不可分的名詞。

但極樂世界為何會在西方,而非東方、南方、北方?「西方」代表著什麼特殊意義呢? 繼續閱讀

什麼是持戒減害?

122_class_cover「持戒減害」是一種持戒的態度與方法,減少行為本身所造成的傷害。了解自己行為本身所產生的後果與影響後,就能下定決心改變錯誤的行為或不好的習慣,逐漸降低有害的行為,減少對自己、家人及社會的傷害。當不再受到習慣或惡心行為的驅使,反而可以掌握自己,讓生活重新得到自在與成長的力量。

「持戒減害」是「務實」檢視自己的生活與行為,不必要求一開始就達到零失誤的持戒,而是學習、調整,只要能夠降低錯誤行為產生的傷害,就是持戒。以個人進度學習掌控自己的行為,降低這些行為對自身或家庭、社會的傷害。只要您做了任何減少傷害的改變,朝著正面的方向前進,就是持戒的踐行。

◎資料參考:<持戒減害 生活自在>,《香光莊嚴》,106期

如何塑造一個嶄新的自己?

120_class_cover人對於所遭遇的一切是有選擇的。如果選擇、執取你要的,這樣的情況就會生起我們的身心世界。所有身心世界的抓取都是自己的意欲造成的。由無明、愛、取所串連的生命就像藤蔓,盤根錯節,互相纏繞,理不出頭緒。這時最直截了當的,莫過於從我們所關心的那一點切入,對我們的用處會更大。

發生煩惱與苦迫最主要因素是「執取」。所取的對象是五取蘊—你的身心世界。你所執取的,就會生起你的身心世界。每天利用十分鐘,給自己作功課,反思自己對某一個人或事,尤其是常常要耗費你的時間、精力的,省思一下:它存在你心中的意象是什麼?你明白是你選擇了它。其次辨識一下它的虛實,然後再行動。

佛法說,相由心生。你可以重新塑造一個嶄新的自己。

◎資料參考:<春風化雨:說執取>,《香光莊嚴》,83期

應酬需要喝酒如何幫助自己不喝醉

118_class_cover

Q:如果應酬工作需要喝酒,又不能拒絕,要怎麼幫助自己不要喝醉呢?

A:如果工作需要,無法以茶代酒,有幾種技巧,可以幫助自己不喝醉:

  1. 空腹又沒有下酒菜時,不要喝酒。
  2. 疲倦或心情不好時,要避免喝酒。
  3. 不要喝急酒,要淺斟慢酌。
  4. 不要自己找藉口喝酒,也不要為了禮貌或逞強,而勉強乾杯。
  5. 不要持續喝過量的酒,要讓肝臟有休息的時刻。
  6. 喝烈酒時,先以水稀釋或加冰塊,要注意總量。
  7. 服用安眠藥、鎮定劑、糖尿病藥及感冒藥時,絕對不可喝酒。
  8. 如果你覺得很想再喝一杯時,表示你開始醉了,必須馬上停止喝酒。

◎資料來源:〈持戒減害,生活自在〉,《香光莊嚴》,106期(100年9月),頁31。

噴殺蟲劑或放鼠餌有犯殺戒嗎?

116_class_cover
Q:蒼蠅、蚊子、螞蟻很討厭,也很難趕走。如果清潔環境,噴殺蟲劑或放鼠餌,這樣有犯殺戒嗎?

常常有人問:「持戒不能殺生,那以後可以打蚊子、蒼蠅嗎?」此戒要掌握的原則是讓居住的環境乾淨、清爽,自然減少蚊蟲的滋生,減少傳染源,保持乾淨,不一定要殺。

無心殺傷很難避免,每日晨起下床可念誦《華嚴經.淨行品》的偈子:「從朝寅旦直至暮,一切眾生自迴護;若於足下喪身形,願汝即時生淨土。」見到鳥、小狗等一切生命,要對牠們說法:「你是小狗(汝是畜牲),要發菩提心,轉得人身好修行」。

如果需要衛生消毒打掃時,尤其當大環境流行傳染病的時候,為了人的健康、生存,學佛行者還是必須要處理。不希望因為學佛的慈悲,而造成傳染病源的環境。人身難得,要活著才能修行,才能行菩薩道。

◎資料來源:〈持戒減害,生活自在〉,《香光莊嚴》,106期(100年9月),頁13。

什麼是「授記」?

「授記」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在漢譯經典有多種譯名:「授記」、「受記」、「受決」、「記別」、「記說」等詞。原是「記說」之意,指佛陀因弟子們的請法,而給予詳細的解說,亦即分析教說,或以問答方式解說教理。後轉指佛陀對已發菩提心、修行佛道的眾生,依其根性、修行的法門及精進程度,預告未來證果時間及其成佛名號、國土眷屬。

授記的意義在《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卷上提到:一在幫助菩薩利益眾生,二在勉勵菩薩精進求道之心,示其果報,以安慰其心。所以,「授記」對於發心向佛道的眾生,具有鼓舞作用,而透過授記的預示,也讓我們先感受到未來世界,因某位佛的出現而成為淨土,所以,也是未來淨土及人間淨土的預告。

在漢譯佛典中有不少關於「授記成佛」的記載,被視為最早授記思想的根源,是佛陀自述被燃燈佛授記的記載。經典中記載佛陀對弟子「授記成佛」最多的當屬《法華經》。此經中的授記對象不分根器、男女,更可以瞭解《法華經》闡述眾生皆可成佛的平等性,無論是二乘人、惡人、女人皆可成佛。

◎資料來源:〈什麼是《法華經》?〉,《香光莊嚴》,86期(95年6月),頁20。

114_class_cover

《金剛經》的經名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梵文為: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直譯為「金剛(Vajra)能斷(cchedikā)般若(prajñā)波羅蜜多(pāramitā)經(sūtra)」。而大多數人較熟悉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為鳩摩羅什所譯,也是目前流通最廣的譯本。又簡稱《金剛般若經》、《金剛經》,今就鳩摩羅什譯本的經名詳述經題大義:

金剛

佛法常以「金剛」譬喻「般若」。金剛是世間的寶石,般若是出世間的智慧。以金剛寶石的三個特色形容般若的殊勝:一是堅固,不易被破壞。二是透 明、清淨。如具足般若者,內心明淨、清淨,不易造作惡業。三是銳利、力量強大。金剛寶石能割劃破壞其他的礦石,如同般若智慧能摧壞煩惱。

般若

般若是梵語prajñā音譯。《大智度論》卷四十三中說:「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般若是智慧的意思,但不是指稱世間的聰明,而是一種直覺、直觀的妙智慧,它能使人從種種痛苦—煩惱、邪見、無明—當中解脫出來。

波羅蜜

「波羅蜜」也是梵語音譯,意思是「到彼岸」。即若能具足堅固、明淨、快利如金剛性能的妙智慧,必能破除種種的貪、瞋、痴、慢、疑等妄想執著,便能度越生死苦海,到達寂靜的涅槃彼岸,得到解脫。

「經」音譯作修多羅、蘇多羅、素呾纜等,一般譯為契經、正經、貫經,為經典的通稱。經字也當作「徑」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條路徑,指引我們一條光明的路徑而走向解脫。

這部經闡釋般若智慧,而般若智慧強大的力量就像金剛一樣,若能擁有如金剛寶石的般若智慧,便可去除煩惱,超脫生死,到達涅槃的彼岸,所以,這部經便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資料來源:〈什麼是《金剛經》?〉,《香光莊嚴》,85期(95年3月),頁19。

如何面對自己的工作?

110_class_cover

古德有句話說:「欲為佛門龍象,先為眾生作馬牛。」什麼是「馬牛」呢?就是如馬或牛般受人驅遣、指使。「作馬牛」其實是一種隱喻,喻指一個人超越形相,不在乎世間的職位高低、工作尊卑,為眾生服務,而由此轉化出自己的胸襟,得到身心自在,這是生命的轉化與放光。

初學者效法前賢,也想把世間的責任扛在自己身上,卻往往事與願違。原因就在於挑東揀西、眼高手低,結果做什麼都一事無成。當我們參與團體時,團體分派工作,要先接受下來,建立起對工作的熱忱與負責的態度,不要排斥任何可能,在工作中,才能開展視野、累積經驗。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在僧團中領執,就是與眾生結緣最好的方法。

要如何面對自己的工作?每個人的長處都不一樣,並非人人都要從事相同的工作。面對任何工作,慎重以對,珍視自己所做的,肯定自己所做的,熱愛自己所做的,藉由每個工作機會,開發自己的潛能、智慧,同時還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在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熱愛你的工作,勇於承擔並全心投入。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21期《具使命感造就不凡的人生—悟因長老尼從佛教教團談領導智慧50則(下)》專輯<法的傳承與永續>:「熱愛自己的工作」

什麼是最殊勝的修行法門?

108_class_cover

法門沒有高下,心才有高下。能夠安你的心,讓心自在、可以用功,這就是你的法門。以修念佛法門來說,《彌陀經》有一句話,「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護念你,你自己也要有那種容器來接受祂。念佛,要有信心,諸佛菩薩一定會照顧我們,不會拋棄我們。

發心修念佛法門就與念佛法門相應,同時生起善法樂住──樂於住在善法裡面。這是一種梵住,是與諸佛、菩薩、阿羅漢的修行相應的親近法。你內心會產生喜悅,心會安穩、安住,這是善法樂住。

選擇修行法門,需要我們的信心與智慧。先讓自己在修行中心生喜悅、對別人心生喜悅。一切善男子、善女人,將來都是西方極樂淨土的好同參、好伴侶!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101期《繫念彌陀(上) 》專欄<春風化雨>:「簡樸生活與念佛:精進佛三開示」